美對台關稅疊加衝擊 法人指「這五檔」分散生產台鏈股成焦點

美國對等關稅稅率公布後,台灣適用20%稅率,市場中性解讀。不過經貿辦最新證實台灣20%關稅是疊加,引發市場震驚。法人認為,紡織製鞋大廠儒鴻(1476)、聚陽(1477)、億豐(8464)、寶成(9904)、遠東新(1402)等,因具分散生產優勢,將成市場關注對象。
美國對等關稅正式上路,台灣適用的關稅稅率為20%,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我國實際關稅稅率為產品的「原有最惠國(MFN)待遇關稅疊加20%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換句話說,各產品或產業適用的實際稅率將更高。
法人解析,在關稅稅率疊加的情況下,我國不少產業將「雪上加霜」,如工具機原本稅率4.7%,疊加後進口美國將被課到24.7%;紡織品原落為10%到20%,疊加後將變成30%到40%;其他如塑橡膠、自行車等也都影響甚巨。
其中值得高度關注的是紡織業。以台灣出口美國的女用棉質襯衫為例,目前的MFN稅率為15.4%,疊加20%後,將達到驚人的35.4%,若再有反傾銷稅5%,最終總稅率將超過40%,將大大的衝擊台灣的紡織業。
不過法人認為,台灣大型紡織廠早已分散化生產,如儒鴻美國市場營收高占60%,在產能分布上,越南雖占60%,但印尼也有27%、柬埔寨10%,為因應高關稅衝擊,儒鴻可把訂單外移至印尼、柬埔寨廠生產,藉以降低衝擊。
美國營收占比超過70%的聚陽,產能分布以印尼占41%最多,其次為越南37%、及柬埔寨的14%。由於印尼產能最大,可快速承接美系客戶轉單,降低關稅的衝擊效果。
其他具有產能分散優勢的,還包括寶成(高達53%的產能在印尼)、億豐(80%的產能分布在柬埔寨與中國)、遠東新(產能分布在泰國、中國、台灣),法人預期在訂單轉移至低關稅區生產的優勢下,將淡化關稅衝擊效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