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AI需求超過資料中心容量 按讚台積電等四大台廠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最新釋出的「人工智慧(AI)供應鏈」產業報告中指出,隨Meta等上調資本支出,預估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者今年資本支出將達3,250億美元。在台廠中,大摩看好台積電(2330)、京元電(2449)、聯發科(2454)及世芯-KY(3661),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
大摩指出,Meta最近在財報後宣布,將資本支出調高到640-720億美元。微軟則將更多資本支出轉到伺服器方面,近期資本支出將有一半撥到短期資產,例如中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伺服器,而非長期資產(如建築物、土地)。
大摩指出,依據Google、微軟及Meta,雲端/AI客戶需求持續超過資料中心容量,這對AI伺服器晶片需求是利多。在總資本支出3,250億元中,如果以50%作為AI伺服器市場估值,估計今年總市場規模可達1,600億美元。問題在於,亞洲的半導體/硬體供應鏈可以及時滿足這個強勁的需求嗎?
大摩指出,由於GB200 NVL72伺服器機櫃組裝問題,估計只能生產5,000至1萬台,今年上半年只能滿足150-300億美元的AI資本支出。GB300 NVL72伺服器重新採用GB200 的Bianca架構,應有助於提升生產速度。由於台積電的CoWoS-L訂單仍未改變,大摩預估Blackwell晶片今年可望生產至少500萬顆。
根據大摩最新掌握的供應鏈訊息,聯發科正為Google打造3奈米張量處理單元(TPU)、預計7月送交製造;世芯-KY替亞馬遜AWS開發的3奈米專案如期進行量產準備;聯發科、輝達合作的WoA AI 個人電腦(PC)晶片可能趕不上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期,預計延後至明年年初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發表。
由於AI資本支出維持強勁,台積電重新成為大摩在亞太半導體股的首選個股。大摩同樣看好聯發科及世芯-KY,但預期AI特殊應用IC(ASIC)仍面臨挑戰,京元電則可望受惠於B30晶片測試。不過,大摩對信驊(5274)維持中立,要等到雲端資本支出年增率到今年第4季/明年第1季年增率落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