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貨折讓 當期減列進項稅額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營業人申報營業稅時,若因進貨退出或辦理折讓,而收回部分營業稅額,應在退貨或折讓實際發生當期,主動扣減原已申報的進項稅額,否則將可能因多扣抵進項稅額,導致短漏報營業稅。
營業稅法規定,營業人計算應納稅額方式,是以銷項稅額扣除進項稅額,差額即為當期應繳或可退的營業稅。因此若發生退貨或價格折讓等情形,導致原先申報的進項稅額不再成立,就必須在退貨或折讓實際發生的當期,主動減列進項稅額,以維持申報正確性。
舉例來說,甲公司2025年3月10日自乙公司購買一批機器設備,取得發票載明銷售額30萬元、營業稅1.5萬元,並在3至4月期營業稅申報中列為進項稅額,扣抵銷項稅額。
不過甲公司後來在5月20日退貨,公司應在2025年5至6月期營業稅申報中,減列該筆1.5萬元進項稅額,避免重複扣抵。
國稅局提醒,若營業人因一時疏忽,未在當期申報時減列進項稅額,但尚未遭稅捐機關調查或遭人檢舉者,可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自動向國稅局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雖須加計利息,但可免除處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