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公設保留地 免遺產稅
公共設施保留地因繼承而移轉,可免徵遺產稅。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納稅人,應留意被繼承人「死亡當時」的土地使用分區,如果繼承時就已是公設保留地,則可免遺產稅;但繼承時不是,後來才變更使用分區,就不能自遺產總額中減除。
台北國稅局表示,根據《都市計畫法》,若被繼承人遺留土地,在其死亡當時即屬公共設施保留地,申報遺產稅時可主張自遺產總額中扣除。是否符合資格,關鍵在「死亡當時」土地使用分區,而非事後才變更。
所謂公共設施保留地,是指都市計畫範圍內,預留供政府或公用事業機構未來取得的土地,或已闢建但尚未完成法定取得程序的用地,且須非由私人或民間團體投資開闢。國稅局強調,只要在繼承人死亡當時即已編定為公設保留地,即可適用免稅;若是在死亡後才劃設,即不符規定。
舉例來說,老張2025年1月過世,家屬申報遺產稅時提出台北市政府核發的都市計畫分區使用證明書,主張兩筆土地A、B為公設保留地,公告現值分別為A地1,000萬元、B地2,000萬元。
國稅局查核後發現,A地早於1991年即編定為保留地,符合規定,可自老張遺產中扣除;但B地是在老張死亡後的2025年2月才變更為公設保留地,因此這2,000萬元不能免遺產稅,仍應計入遺產總額。
國稅局表示,土地是否屬於公設保留地,必須以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分區狀況為準,納稅人申報遺產稅時,應主動確認土地現況,並備妥證明文件,以維護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