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延托心酸/遲到僅收30元家長濫用 老師陷隱形加班地獄

核電廠延役 童子賢:行政機構無須「猶抱琵琶半遮面」應啟程前行

小編兼職VTuber?遊戲角落「橘攸奈」今晚19:19直播出道!

醫藥費獲保險理賠 不能列扣

進入報稅季,不少人會利用申報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來降低稅負,只是搞錯扣除條件,不僅無法節稅,還可能被補稅,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將已獲得保險理賠的醫藥費也一併申報,違反「不得雙重給付」的原則,最終會遭國稅局剔除扣除額並補稅。

台北國稅局說明,根據《所得稅法》規定,醫藥以及生育費的扣除項目,原本是為了減輕民眾面對疾病、生育時的經濟負擔,因此允許將實際支出的費用列入扣除,以降低綜合所得稅的稅基。

不過,這項扣除必須符合一定條件,首先醫療費必須支付給公立醫院、全民健保特約機構,或經財政部認定帳目健全的醫療院所,且支出內容須與身體疾病治療或生育相關。

但若這筆醫療費用已經由保險理賠補償,就不再屬於納稅人實際負擔,因此無法重複享有稅賦減免。稅法也明確規定,醫藥費若已受有保險給付,不得再列報為扣除額,否則違反原本的立法目的。

舉例來說,納稅人小花(化名)在2023年度綜所稅申報時,檢附醫院開立的醫藥費收據,列報20餘萬元的扣除額,但是,其中5萬多元實際上已經獲得保險公司理賠,國稅局查核後,依法剔除這部分金額,並不予認列。

不過,小花主張這筆保險金是他多年繳保費換來的返還,應不影響列報,但國稅局駁回其復查,認定醫療保險的本質就是幫助分擔醫療費用,既然已獲給付,這部分支出即非自付,自然不符扣除條件。

國稅局強調,醫療保險的理賠屬人身保險給付,雖然可免納所得稅,但與此同時,民眾也不能既享有保險給付,又再列報扣除,提醒納稅人填報前務必確認清楚支出來源與給付情況,避免因誤報而遭到補稅。

保險金 國稅局 理賠

延伸閱讀

公司賣多筆土地 別漏報所得

赴歐旅客崩潰!印巴開戰空域封鎖亂航班 台人機場卡關:免稅品還得退

川普擬取消哈佛大學免稅資格 恐違法

「天降胖橘貓」砸進麻辣火鍋燙傷9人!牠積欠天價醫藥費得留下來打工還債

相關新聞

六都最低!北市修包租代管房屋稅降至1% 將比照單一自用

為增包租代管誘因,北市本會期修法,要將包租代管的房屋稅率由1.5%下修為1.2%,議會法規委員會今討論修正案,議員認為調...

外銷特別交際費申報 有眉角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營利事業若從事外銷業務,想申報「外銷特別交際應酬費」節稅,務必要符合兩項條件,一是確實有外銷事實,...

醫藥費獲保險理賠 不能列扣

進入報稅季,不少人會利用申報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來降低稅負,只是搞錯扣除條件,不僅無法節稅,還可能...

買法拍屋 須繳納契稅

民眾若參與法院拍賣購得房屋或土地,取得法院的「權利移轉證書」後,須在30日內向所在地稅捐機關申報契稅,否則將面臨加徵怠報...

車牌吊扣期間 可免稅

台中市稅務局提醒,民眾若汽車或機車因交通違規遭裁定吊扣牌照,只要車主有確實繳回牌照、並於吊扣期間未違規行駛公共道路,就可...

4月房地合一稅年減16% 專家曝短期難創高峰

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年減16%,顯示房市交易量降溫、稅收跟著下滑。專家指出,房地合一稅是2016年後購屋出售時才需繳納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