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罷免還沒完…南投2藍委迎戰823談下一步 他曝「驚人陸戰」

詹文男X葉素秋 輝瑞大藥廠的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左)邀請輝瑞大藥廠台灣總裁葉素秋(右),在《大師543》節目中分享其從財務專業跨足醫藥領域的心路歷程,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數位轉型學院/提供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左)邀請輝瑞大藥廠台灣總裁葉素秋(右),在《大師543》節目中分享其從財務專業跨足醫藥領域的心路歷程,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數位轉型學院/提供

疫情衝擊、數位浪潮、AI世代來臨,當企業面臨不確定性與轉型壓力,醫藥產業又該如何因應?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邀請輝瑞大藥廠台灣總裁葉素秋,在《大師543》節目中分享其從財務專業跨足醫藥領域的心路歷程,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

葉素秋為政大企管系傑出校友,曾任惠普、帝國菸草公司、微軟等企業的財務長,十年前轉戰醫藥業,目前擔任輝瑞台灣總裁,帶領團隊在COVID-19高峰期以最快速度引進新冠藥物,成為台灣防疫戰線上的重要支柱。

對於外界認為藥業神秘、遙不可及,葉總裁直言,「藥業燒錢、監管嚴格、專業溝通困難,更需要極高的信任成本。」開發一款新藥平均需12年,12億美金,且成功機率極低,從製造、試驗、行銷到法規層層把關,甚至不能隨意提供樣品。

然而,也因其專業性與生命關聯性,醫藥業轉型更需謹慎。COVID-19意外成為產業數位轉型的催化劑,從遠距醫療、醫藥行銷數位化到雲端培訓全面啟動。葉素秋以「雲端小學堂」訓練員工,強化數位能力與遠距溝通技巧,連「鏡頭前怎麼看起來更專業」都成為必修課。

談及數位轉型實踐,輝瑞橫跨五大面向:1.產品研發:運用AI與大數據優化疫苗與抗病毒藥物開發,將過去需時12年的研發期縮短至11個月;2.臨床試驗:以AI協助篩選病人樣本,提升效率與精準度;3.行銷優化:發展全通路Omnichannel行銷策略,導入GenAI協助內容生成與醫療知識推送;4.內部營運:運用AI Agent自動化人資、審核、採購等流程,實現流程即服務;5.業務強化:以CRM分析客戶喜好與拜訪頻率,提升ROI與個人化溝通品質。

除了企業內部流程轉型,輝瑞也致力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數位體驗。葉素秋透露,即將上線AI醫學知識平台,協助病患在就醫前就可獲得科普化、具邏輯的醫療資訊,強化與醫師的「共同決策機制」(Shared Decision Making)。不僅幫助病患做功課,也讓醫療資源更有效分配,降低醫師在行政作業上的負擔。

面對AI時代快速變遷,葉總裁自許成為終身學習者。她以「五鏡思維」自勉領導修煉,也值得提供所有領導者參考:望遠鏡:看清產業趨勢與未來方向;放大鏡:聚焦核心策略並放大執行力;顯微鏡:落實細節,魔鬼藏在細節中;萬花鏡:擁抱多元與跨界,激發創新;心鏡:保持謙卑、利他、反思與學習。

「知道自己的無知,是邁向啟蒙的第一步。」葉素秋用這句話提醒所有領導者:數位轉型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文化與思維的轉型。這場對談不僅讓人看見外商總裁的高度與深度,更突顯台灣醫藥產業數位化與AI化的可能藍圖。想一窺全球醫藥大廠的數位轉型?千萬別錯過!立即點擊收看

詹文男(左)與葉素秋(右)在《大師543》節目中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數位轉型學院/提供
詹文男(左)與葉素秋(右)在《大師543》節目中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數位轉型學院/提供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左)邀請輝瑞大藥廠台灣總裁葉素秋(右),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數位轉型學院/提供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左)邀請輝瑞大藥廠台灣總裁葉素秋(右),暢談疫後挑戰、數位轉型實踐、生成式AI應用,以及外商領導者的五鏡思維。數位轉型學院/提供

領導者 醫師 AI

延伸閱讀

行政院經發會顧問會議名單曝 卓榮泰被問關稅進度笑而不語

台企銀數位金融 國際肯定

陸工信部:將印發機械、汽車等行業穩增長方案

偉康資安訂單 大成長

相關新聞

詹文男X葉素秋 輝瑞大藥廠的數位轉型

疫情衝擊、數位浪潮、AI世代來臨,當企業面臨不確定性與轉型壓力,醫藥產業又該如何因應?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邀請輝瑞大藥...

台水上半年續虧 降漏計畫逾700億自籌增財務壓力

台水近年持續舉債投入自來水工程,利息支出、資產折舊攤提導致虧損逐年擴大,預估今年將再虧損新台幣59億元。根據台水財報,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