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天繼續烤番薯!高溫上看36度 周末雷雨擴大「3地區」須留意

Fed主席鮑爾:未來通膨將劇烈變動 供給面震撼將更頻繁且持久

女兵遭拖豬舍性侵 脫北女揭北韓軍長官選妃黑幕「無法拒絕」

台積電張宗生:今年是台積電2奈米量產元年 3奈米產能仍續擴增六成

台積電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張宗生。圖/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張宗生。圖/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2330)主掌先進製程的副總經理張宗生今(15)日在技術論壇上表示,隨著全球AI應用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快速擴張,台積電持續加快製程升級與全球建廠腳步,今年不僅是台積電2奈米量產元件,且3奈米產能將再大增六成,以迎合客戶強勁需求。他並透露,今年預計新增九座廠區,包括8座晶圓廠與1座先進封裝廠。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受惠台積電持續在增加資本支出及在台美日德展開全球布局,相關供應鏈,尤其設備和材料廠如弘塑、辛耘、萬潤、中砂、昇陽半及光洋科等,將挹注強大營運動能。

張宗生指出,台積電3奈米家族製程已進入第三年量產,包括N3E、N3P、N3X多樣技術版本,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產品需求,預期2025年3奈米整體產能將成長超過60%。他也提到,儘管3奈米製程複雜度高於前代,但良率表現仍維持與5奈米相當水準,甚至已具備車用晶片的品質要求,且相關產品今年已開始出貨。

台積電2奈米技術採用新一代奈米片電晶體架構,製程更為精細,但他強調初期良率已超越預期。將於2025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並在台灣新竹與高雄建置專屬產線。

張宗生以台積電AI加速器出貨,印證AI晶片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至2025年預估將成長12倍,與AI直接關鏈的大面積晶片出貨量也將成長八倍。

為應對爆發式需求,張宗生強調台積正積極擴充全球產能,2025年預計將新增9座廠區,包括8座晶圓廠與1座先進封裝廠。

至於全球布局,張宗生指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已於2024年底量產4奈米製程;日本熊本廠也於今年初加入生產行列,良率表現與台灣接近;熊本二廠也已展開興建;德國德勒斯登也如期進行,鎖定特殊製程廠,配合歐洲夥伴打造韌性供應鏈。

至於先進封裝領域方面,張宗生表示,台積電3D Fabric平台透過先進的技術整合,不僅解決晶片設計複雜性,也透過導入AI自動化,大幅提升高良率表現。其中SOIC的產能自2022年以來已倍增、CoWAS產能年增也高達80%,並於台中、嘉義、竹南與龍潭和台南等持續擴大封裝廠產能將支援大量AI與HPC應用需求,並規劃設立海外封裝基地。

在永續發展方面,他重申,其2040年達成RE100、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不變。目前已導入碳捕捉技術與AI節能機制,並與供應鏈合作擴大綠電採購與減碳計畫。2025年起碳排將出現拐點,朝下行趨勢邁進。

廢棄物處理方面,張宗生指出,台積電設立半導體業界首座「零廢製造中心」,實現IPA化學液再生利用,未來將擴建至更多廠區,提升整體資源循環效率。

張宗生強調,台積電將持續以領先製程、穩定品質與全球布局三大策略,支援全球客戶技術創新,鞏固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地位。

AI 台積電 奈米

延伸閱讀

台積電今年台灣與海外擴建9個廠 3奈米產能增加60%

台積電張曉強:半導體產業面臨興奮時刻AI驅動需求

台積電2025技術論壇開場 聚焦AI創新實體AI人形機器人

台積電登千元!千金股盤中閃見16檔

相關新聞

國科會:福衛8號首顆衛星10月升空 關鍵元件自製率達84%

國科會15日表示,台灣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其中第一顆衛星(FS-8A)預計今年8月起...

鴻海劉揚偉確認出席黃仁勳「兆元宴」 這次一樣在老地方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來台,為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揭開序幕,而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暨鴻...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親曝 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最大因素

電電公會15日舉行第26屆、27屆理事長交接典禮,由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接任第27屆電電公會理事長一職。由於鴻海...

鴻海董座劉揚偉:下修營運展望是匯率問題 不是生意不好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15日接下電電公會理事長一職,針對鴻海在法說會時下修營運展望?劉揚偉說,如果看現在的匯率,從...

福衛8號衛星今年十月發射升空 國科會:2031布建完成

台灣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其中第一顆衛星(FS-8A)預計今年8月起運至美國、10月發...

市值突破25兆 電電公會二代接班梯隊浮上台面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15日完成第27屆理監事會改選,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當選新任理事長,三位副理事長分別由金仁寶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