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投資不動產創新高 法規鬆綁助攻 餘額達1兆5,953億元

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為止,壽險業不動產投資餘額已達1兆5,953億元,創歷史新高,6月單月淨增資金近322億元,呈現連七紅,較去年同期大增624億元,增幅顯著,顯示壽險資金對不動產市場的投資意願明顯回溫。
進一步觀察2025年上半年表現,壽險業不動產投資累計增加402億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增幅374億元。業界認為,這一波資金動能回流,關鍵來自2025年初上路的法規調整,有效解除了壽險資金進場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障礙。
為減緩短期利率波動對壽險業不動產投資的衝擊,金管會於2024年10月預告修正《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並自2025年1月7日正式生效,將壽險業最低投報率門檻自原本的2.97%大幅下修至2.419%,下調幅度達0.551個百分點。新制度將原本依據郵局2年期定期存款的單一時點利率,改為近五年1月1日牌告利率的平均值,平滑了短期利率劇烈變動對壽險資金配置的影響。
壽險業者指出,投報率門檻大幅調降,讓先前難以達標的商辦大樓、長照設施等中長期收益型不動產,再度具備吸引力,有效釋出壽險資金進場意願。對資產配置追求穩健收益的壽險業者而言,具穩定租金現金流的不動產是理想標的。
央行表示,該統計數據為保險業申報登記的「投資用」不動產資產,並不包含壽險公司自用的辦公大樓等設施。而從投資類型來看,壽險業不動產投資主要集中於商業辦公大樓、物流倉儲中心、長照設施等領域。
法人分析,利率調整政策逐漸趨緩,加上政策鬆綁與資本市場動盪,壽險資金正持續尋求穩定的替代性收益來源。再加上近期多宗不動產交易案落地,反映市場信心回溫。例如元大人壽、全球人壽等壽險業者,近期陸續參與商辦不動產交易,展現資金布局企圖。
其中,元大人壽於2025年8月以近22億元取得原美國在台協會舊址地上權,作為長期不動產投資,並規劃開發商用空間;全球人壽亦啟動新總部開發案,興建自用兼出租雙用途建築,強化資產運用效率;另在桃園、台中等地,壽險業者也積極參與物流與工業土地開發。
總體而言,壽險業不動產投資在法規鬆綁與利率趨穩雙重激勵下,呈現明顯回升動能。不僅挹注市場資金流動性,也將對商用不動產市場帶來結構性轉變,未來投資布局與政策配套成效,值得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