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Q1獲利年轉衰 Q2股匯債市「三殺」壓境更慘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首季金融三業(銀行、證期投和保險業)稅前盈餘2,706億元,年減8.7%,由正成長轉為衰退,主因是股市震盪衝擊券商、壽險投資收益。法人指出,第二季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恐陷股債匯市「三殺」,重擊獲利也恐壓縮金融股配息空間。
金融三業中,首季除投信、期貨業獲利仍呈現年成長外,其餘銀行、證券、產壽險等4大金融業全線衰退,又以券商年減逾四成最慘,也拖累整體金融業獲利表現。
法人認為,3~4月台股重挫,近期金融股股價回升,主要是受惠短期資本市場反彈及優於市場預期的2024年度獲利配息,但股、債、匯市波動加大,尤其是台幣暴升恐重擊壽險業2025年獲利能力、及可分配盈餘水準。
市場已密切關注川普關稅戰,將使資本市場波動加劇,進而影響今年上半年各金控的「其他權益」變化,一旦金控獲利陷入衰退,其他權益損失又擴大,將壓抑各金控2025年配息空間,尤以壽險型金控衝擊最大。
影響各金控配息的兩大關鍵,一是2025年金控獲利水準,二是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是否擴大,後者會反映在「其他權益」項下的損失,一旦損失數超過去年,業者需就超過的部分,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將壓縮可分配盈餘。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2025年3月及前三月獲利狀況,3月金融業賺807.8億元,月減6.5%,已連兩個月下滑,又以受台股價量劇跌,使券商獲利月減85%降到12.4億元低點最慘。
金融業累計前三月賺2706.2億元,從前二月的年增2%、轉為年減8.7%,也從史上同期次高,變成同期第三高,獲利動能轉疲,市場預料第二季恐更不妙。
銀行業前三月稅前盈餘1519.4億元,年減1.9%,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說,主因是郵儲受股匯市衝擊,獲利年減60億元,抵銷了本國銀行獲利年增21億元,就國銀首季賺1446.2億元來看,仍寫史上同期新高。
券商期貨投信業合計前三月稅前盈餘255.76億元,年減近三成最慘,主因受券商獲利年減42%降到166.46億元拖累,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3月台股價量齊跌,重擊券商六成自營收入。
期貨商反因操作績效好、投信業因資產規模擴大,經理費增加,使獲利各年增16%和20%。
壽險、產險業前三月各賺849億元和82億元,合計賺931億元,年減12%,主因是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合計2025年前三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2706.2億元,較去年同期2,964.6億元,年減258億元或8.7%。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