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粉紅超跑路線接連跳脫預測 彰化埤頭合興宮今也被放鴿子

離婚2年…46歲電視台監製前夫驟逝 八點檔女星最後一刻陪上救護車

外資4天買超926億元!反一ETF 3天敲進9.2萬張 績優黑馬竄出

新聞眼/台幣狂升…貨幣戰逼近 賴政府陷兩難

川普點燃關稅大戰尚未結束,已進一步演變為貨幣戰。 歐新社
川普點燃關稅大戰尚未結束,已進一步演變為貨幣戰。 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大戰尚未結束,已進一步演變為貨幣戰。熱錢來襲及出口商瘋狂拋匯,新台幣匯率昨飆升九點五三角。台灣還未擠上第一輪與川普政府直接對談關稅名單,新台幣卻正快速升值,後續升值壓力沉重。

四月以來,美元走弱、新台幣逐步升值,台北匯市昨日更加瘋狂,一天爆出逾卅億美元的成交巨量,新台幣連五天升值,累計升值已達一點四六五元。

近期新台幣升值的背景與關稅戰有關,甚至有媒體幅報導,「海湖莊園協議」的終極目標是讓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到十三點三元的誇張價位。儘管央行澄清,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所謂升值到「特定價位」更是無稽之談,但匯市仍掀起賣匯風潮,新台幣遭逢強大升值壓力。

但關稅戰的下一波是貨幣戰,已可預見且大勢難擋,接下來各國對美元的升貶程度不同,將進入一場「混戰」。例如處在關稅戰暴風圈的人民幣承受巨大貶值壓力,日本及台灣為了要換得較低的關稅稅率,日圓、新台幣都有對美元升值的可能性。正因如此,近日新台幣的升值壓力不見得是來自美方直接施壓,而是熱錢看準趨勢而進場炒股加炒匯「兩頭賺」,出口商也有「先賣(匯)先贏」的想法。

川普多次表明樂見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這是因為過去強勢美元雖維繫了美國的金融霸權,讓美國可以用低成本舉債,但這對美國帶來產業空洞化、就業流失等後遺症。所以美國一是必須想辦法強迫其他國家來分擔美元儲備地位的代價,二是要求聯準會降息連帶促使美元貶值,重拾美國對外貿易競爭力。

過去央行被外界認為是「阻升不阻貶」,也因此始終被美方列在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上,隨著與美國進入「一對一」關稅談判階段,新台幣勢必被迫升值。而台灣還沒上談判桌,新台幣就狂升,引爆出口產業被關稅匯率兩頭夾殺的困境,賴政府馬上就得面對「貶值保出口vs.升值避制裁」的政策兩難。

台幣 壓力 美國

延伸閱讀

「他們活該!」川普再槓美國一流學府 取消哈佛大學免稅地位

就業亮眼!川普再轟Fed「沒道理不降息」:關稅湧入有好消息

大學畢典也不放過…川普宣揚百日政績 炫耀科技大亨「拍我馬屁」

中研院調查:川普執政6成民眾憂美中協議損台

相關新聞

中產階級真的消失了?學者駁斥「謬誤」:有錢人跟窮人的財力都增加

一種根據收入統計資料常見的警訊是:美國中產階級的規模正在縮小,社會上很可能只剩下一小部分富人及大量的窮人。但中產階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最簡單的統計錯覺之一,就是把中產階級定義為某個固定的收入區間(例如年收入四萬到六萬美元),然後算出多年來那個區間內共有多少人。 如果選擇的區間位於收入統計分布的中間,只要收入分配的中點不變,那可能就是個有效的定義。 但是,誠如前述,儘管很多人竭盡所能想以統計資料顯示收入看似停滯不前,但實際上多年來美國人的收入一直在成長。 隨著這些年收入的統計分布向右移動(見下頁的圖),那個收入範圍(原本位於分布的中央)內的人數減少了。 換句話說,在一個收入水準不斷提高的國家,當「中產階級」的定義固定不變,中產階級的人數就會減少。

相差逾千億美元 我央行持有多少美債?數據落差原因曝光

中央銀行究竟持有多少美債?近期官方公布的幾項數據落差甚大,令外界如霧裡看花;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公開說明,央行持有的美...

台美關稅談判關鍵期 學者:央行應不會過度干預台幣走強

新台幣2日強勁升值9.53角,單日升幅達3.07%,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學者表示,現正值台美談判關鍵時期,預料央行不會過度...

關稅戰讓4月不好過!謝金河憶「50年前的4月」:川普讓美再偉大 心中有越戰也有雷根

4月30日這一天,越南政府慶祝越戰結束50週年,這也代表南北越統一悄悄過了半世紀。

央行打房七波終於見效?四大指標看出「房市轉冷」 投資客退散區曝光

4月底,「房市轉冷」的指標傾巢而出!中央銀行4月24日先公布了3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可顯示「借款人尚未歸還銀行的貸款總額」的房貸餘額...

家庭用戶夏月電價6月如期上路 平均將破千元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揮舞關稅大刀導致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但夏月電價將如期實施,包括科學園區、百貨旅館業等二點六萬戶高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