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新併助家族起死回生 吳東亮:有一天看到父親我也有交待了

晴雨交替!明降雨趨緩高溫33度 周末變天雷雨炸全台

整理包/114國中教育會考衝刺倒數!考試時程、規定 各科備考重點一把抓

台幣狂飆 出口商煎熬…關稅、匯率雙重夾擊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已讓台灣工具機等產業受到衝擊,如今又遇匯率風暴。圖為岡山工具機工廠。記者劉學聖/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已讓台灣工具機等產業受到衝擊,如今又遇匯率風暴。圖為岡山工具機工廠。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幣匯率二日狂升近一元,業界人士指出,台灣最受衝擊的是機械、化工、紡織及ICT零組件等仰賴出口的行業,「(政府)現在應該說清楚,台灣要怎麼因應從貿易戰到貨幣戰的談判?」一位不具名的ICT零組件廠商高層指出,雖然央行澄清無美國壓力,但新台幣昨日表現,顯示外匯市場波動劇烈,出口商現在都有壓力。

該高層指出,台灣出口廠商都很擔心現在遭遇關稅、匯率夾擊,尤其本來就已經生存困難的傳統產業、機械業更是首當其衝,有些產地分散的高科技產業還可以分散風險,但也有許多廠商一遇到新台幣升值,獲利空間被壓縮。

該ICT廠以手機鏡頭為例,指出鏡頭之王大立光去年第四季受惠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匯兌收益達十五點八億元,意外貢獻每股獲利十一點八元,嘉惠財報。ICT廠商直言,如果新台幣波動大,衝擊就會很明顯,政府要思考如何保護已經很辛苦的出口廠商。

工具機廠、微控制器(MCU)廠商也說,台幣快速升值會讓廠商這一季有很大的匯損壓力,匯率走勢將成為後續營運的一大逆風。

「工具機去年已經很慘了,現在還遇上新台幣升值問題,」工具機廠高層指出,近年新台幣匯率都貶輸日圓及韓元,再加上中國大陸工具機業質量都已追趕上台廠,去年台灣工具機產業就已經特別慘澹,產值從二○一四年有超過六十億元的高峰,近十年來銳減三分之二,去年剩二十多億元,如果台灣傳統產業無法轉型,又遇上新台幣升值,中小型傳產、機械業者恐怕要遭遇匯損風暴。

新台幣大幅升值,多數半導體廠表示,因對外接單多數採美元計價,目前並未因匯率波動調整對外報價,但會緊盯美元與新台幣匯率波動,分散匯率波動風險,包括創見等記憶體模組廠表示,目前並未針對新台幣兌美元升破卅一元而調整對外報價。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表示,公司目前也未針對新台幣升值變動報價。因公司採美元計價,美元每升貶百分之一,確會影響營收和毛利率,不過也僅是○點五個百分點左右的影響,目前匯率波動,並不影響第二季財務預測。

台幣 壓力

延伸閱讀

台幣早盤狂升!ICT零組件、工具廠叫苦連天:「關稅、匯率夾擊」

台幣狂升是利空還利多?專家兩派說法 網曝「都正確」原因

關稅戰將滿月 陸媒:有文具出口商部分訂單恢復對美出口

未婚夫腰部以下癱瘓「床事照辦」!她拍片分享用3種工具追求性福

相關新聞

中產階級真的消失了?學者駁斥「謬誤」:有錢人跟窮人的財力都增加

一種根據收入統計資料常見的警訊是:美國中產階級的規模正在縮小,社會上很可能只剩下一小部分富人及大量的窮人。但中產階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最簡單的統計錯覺之一,就是把中產階級定義為某個固定的收入區間(例如年收入四萬到六萬美元),然後算出多年來那個區間內共有多少人。 如果選擇的區間位於收入統計分布的中間,只要收入分配的中點不變,那可能就是個有效的定義。 但是,誠如前述,儘管很多人竭盡所能想以統計資料顯示收入看似停滯不前,但實際上多年來美國人的收入一直在成長。 隨著這些年收入的統計分布向右移動(見下頁的圖),那個收入範圍(原本位於分布的中央)內的人數減少了。 換句話說,在一個收入水準不斷提高的國家,當「中產階級」的定義固定不變,中產階級的人數就會減少。

相差逾千億美元 我央行持有多少美債?數據落差原因曝光

中央銀行究竟持有多少美債?近期官方公布的幾項數據落差甚大,令外界如霧裡看花;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公開說明,央行持有的美...

台美關稅談判關鍵期 學者:央行應不會過度干預台幣走強

新台幣2日強勁升值9.53角,單日升幅達3.07%,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學者表示,現正值台美談判關鍵時期,預料央行不會過度...

關稅戰讓4月不好過!謝金河憶「50年前的4月」:川普讓美再偉大 心中有越戰也有雷根

4月30日這一天,越南政府慶祝越戰結束50週年,這也代表南北越統一悄悄過了半世紀。

央行打房七波終於見效?四大指標看出「房市轉冷」 投資客退散區曝光

4月底,「房市轉冷」的指標傾巢而出!中央銀行4月24日先公布了3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可顯示「借款人尚未歸還銀行的貸款總額」的房貸餘額...

家庭用戶夏月電價6月如期上路 平均將破千元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揮舞關稅大刀導致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但夏月電價將如期實施,包括科學園區、百貨旅館業等二點六萬戶高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