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羅明才將接立院副院長?藍委酸柯建銘助理:先顧好老闆出路

蕭亞軒暴瘦!健康狀況引擔憂 粉絲心疼「大腿比手臂還細」

疊加關稅衝擊 傳產恐重傷…產業外移與大規模失業潮成隱憂

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產業界譁然,全國總工會認為這將衝擊工具機、機械、資通訊、扣件、腳踏車、紡織成衣等傳統產業,農漁業也難倖免。記者黃仲裕/攝影
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產業界譁然,全國總工會認為這將衝擊工具機、機械、資通訊、扣件、腳踏車、紡織成衣等傳統產業,農漁業也難倖免。記者黃仲裕/攝影

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產業界譁然,全國總工會認為這將衝擊工具機、機械、資通訊、扣件、腳踏車、紡織成衣等傳統產業,農漁業也難倖免,傳產只占出口兩成,卻養活全台八成勞工,政府若無立即對策,短期將發生產業外移與大規模失業潮。

全總提出三大訴求,要求政府持續與美協商降稅,對受影響產業勞工提供補助與轉型支持,放寬勞保、健保資格限制,簡化失業及無薪假補貼申請程序,也要穩定匯率,減輕出口成本與金融匯損壓力。

全總指出,多處工業區出現廠房求售潮,部分模具與製造業產能已轉移至越南,汽車電子、橡膠、螺絲等出口訂單下滑,有企業甚至計畫裁減中高齡員工。

工商協進會也提出四大訴求,要求政府及早整合並釐清關鍵資訊,包括召開說明會,清楚解釋疊加關稅計算方式,針對不同產業提供具體稅率範例。另要公布完整清單,彙整並揭示受影響產業別與產品項目,讓企業及時評估衝擊並啟動應對方案;建立單一且高效率的官方諮詢管道等。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昨聲明,與日、韓等競爭對手的輸美關稅相比,台灣稅率仍偏高,盼政府盡速以外交途徑與美方協商。

台中市太平產業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郭璦玫說,以輸美工具機為例,日、韓有自由貿易協定,原本是零關稅,對等關稅15%,台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加上工具機原有稅率4.5%,我國稅率比日、韓多出近10個百分點,競爭力處於劣勢。

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家烈說,對等關稅須疊加原有稅率,應與其他國家標準一致,台幣匯率也不能持續升值,政府必須持續與美談判再調降關稅,否則2個月後,各項問題會逐漸浮現。

關稅 工具機 台幣匯率

延伸閱讀

美國關稅要疊加 蔣萬安反罷免批:政府沒有人有臉出來面對?

美對台關稅到底是不是疊加 傅崐萁喊話賴清德:立刻說清楚

美對台關稅疊加衝擊 法人指「這五檔」分散生產台鏈股成焦點

疊加關稅衝擊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籲比照日本:立刻派員前往華府

相關新聞

漁電共生掛羊頭賣狗肉?經濟部:將查核養殖事實、限期改善

報載立法委員質疑漁電共生掛羊頭賣狗肉一事,經濟部能源署強調,漁電共生應落實養殖,並以「養殖為本、綠能加值」為原則。案場設...

核管法子法最快10月上路 核電申請再運轉須備6大事項

核三重啟公投8月23日投票,核安會日前預告安全審查程序辦法,明訂核電廠申請再運轉須提6大事項,若外界無異議,辦法最快10...

因應綠能擴大 台電睽違30年普查全台抽蓄水力潛能

隨著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擴大,抽蓄儲能將是台灣穩定供電重要拼圖,台電暌違30年展開水力普查,重點之一即是評估利用既有水庫做為...

本周台股/關稅揭曉台股衝高 市場樂觀恐是一廂情願

上周台北股市經歷對等關稅20%的震撼,但之後迎來半導體關稅的驚喜,加權股價指數一舉衝破2萬4000點整數關卡,進逼歷史高點,一周指數上漲586點,漲幅 2.5%,以2萬4021點作收,5日均量在市場熱絡後提升至3935億元。不過,TACO(川普總是退縮)真的只有這樣而已嗎?分析師擔心,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至今為止的內容有些過度樂觀,直指台股近期內還有兩項關鍵,不可不防。

中17.53億大獎不亂花 一堂收益與稅負的資產配置課

一名40多歲、育有三名子女的三寶爸,日前獨得威力彩頭獎,連同七注貳獎,共抱走17.53億元,成為今年度最受矚目的億萬得主之一。台灣彩券透露,他在領獎時不僅表示已擬好初步資產配置計畫,還當場詢問:「美債怎麼樣?」同行的父親則建議他「買金融股就好」。這段父子間的對話不僅展現冷靜與規畫,也恰好反映出一筆鉅額資產該如何布局的選擇。

對等關稅衝擊出口經濟 紐時:台灣陷入多重困境

台灣輸美產品目前被美國加課20%對等關稅,貿易談判還沒能達成協議,又面臨政治不確定性,紐約時報報導了台灣現在陷入的困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