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驚AI取代人力!洪申翰:下半年推AI職場應用指引

隨著AI應用越發普及,不少民眾擔心未來恐因被AI取代工作而失業。勞動部長洪申翰15日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AI影響的層面很多,相關議題勞動部都跟專家在研討中,勞動部正在訂定AI應用職場上的相關指引,今年下半年會把指引做好,協助勞工職訓,讓勞工能反過來駕馭AI。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會處理、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有關勞動部主管預算凍結報告案76案,總預算有關勞動部主管預算凍結報告案,洪申翰前往備詢。
民進黨立委黃秀芳質詢時表示,下周520台北國際電腦展,這次主題很多聚焦於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未來移動等主題;不過,現在不論是藍領、白領,很多人擔心,AI浪潮下很多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
洪申翰詢答時回應,現在AI應用普及度越來越高,多層面都有應用。AI對於勞工工作的影響,會有好幾個不同的向度,有些人會認為AI可以協助一些缺工的問題,或讓很多職場、企業運作更有效率,但也可能會取代一些低技術的勞工。
洪申翰指出,AI影響的層面很多,勞動部都跟專家在研討相關議題中,也持續觀察AI接下來的整體發展。具體發展情境要視狀況而定,可以做一些預判,這會是國際上很多國家的勞動部非常審慎嚴肅面對的新浪潮。
黃秀芳舉例,彰化有公司廠房原本有三、四十人,後來引進機械手臂,整個空間只需要剩下2個人來操作就好,畫面很震撼。現在企業有缺工議題,如果全部用AI來取代,勞動部對此也應該要有因應措施。洪申翰說,勞動部會有因應,而且這是很大的挑戰。
黃秀芳認為,也許不只勞動部,教育方面,進入職場前可能就要先做訓練。此外,畢業季快到了,將來學生進入職場,可能面臨機器人操作的問題,或是公司轉型也需要在職訓練,希望勞動部跟企業要做配合,才有助於勞工能順利上工。
洪申翰表示,勞動部正在訂定AI應用職場上的相關指引,下半年會把指引做好,希望提供很多企業參考。在職業訓練或技能訓練上,確實需要更擴大協助,讓勞工能掌握相關跟AI協作的技能,才有辦法提高很多勞工在職場、工作上的價值,增進適應能力。
洪申翰說,要讓原本可能被AI取代的勞工,反過來能駕馭AI、自動化機械,因應接下來這個世代AI浪潮的需求,相關訓練會朝這個方向大步邁進,「我們都有準備,還是要做。」
對於職訓方面,勞動部與產業界的銜接,洪申翰說明,勞動部現在有跟企業及其他產業、部會主管合作,比如跟經濟部合作,跟企業甚至是學校合作,多方面合作,才有辦法把新的勞動課題跟挑戰,做比較好的因應,這勢必是多方協作。
至於AI取代人力工作的議題,洪申翰表示,從勞動部的角度來說,AI應用的浪潮勢必會發生,現在能做的是強化因應、適應AI的能力,或駕馭AI的能力。很難心存僥倖認為,對就業的衝擊不會發生,因此正在強化勞工對於AI能力的訓練,目前這一、兩年下來其實也蠻有成效,每年訓練人數超過1萬人以上,希望未來還有更多人來受訓甚至是合作。
洪申翰也認同,台灣是AI的國家、科技島,但也不能因此造成人力被AI取代、失業率增加。
有關AI應用於職場的指引,勞動部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厚誠受訪時表示,指引內容涵蓋3個要點,包括勞動關係、就業歧視與隱私權,將於今年底推出;另外還有一項「人機協作要點」,預計明年出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