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EMBA「23天公益徒步環島」 號召全台捐款做愛心

中山大學EMBA連續4年發起「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今年將在11月15日將從中山大學出發,逆時鐘方向徒步環島,完成全程23天、900公里的傳遞愛心旅程。記者宋原彰/翻攝
中山大學EMBA連續4年發起「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今年將在11月15日將從中山大學出發,逆時鐘方向徒步環島,完成全程23天、900公里的傳遞愛心旅程。記者宋原彰/翻攝

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連續4年發起「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今年由中山大學 EMBA 26林治域接任隊長,將在11月15日將從中山大學出發,逆時鐘方向徒步環島,完成全程23天、900公里的傳遞愛心旅程,於12月7日回到中山大學,沿途串聯北中南各大學EMBA及公益慈善團體共襄盛舉。

活動主要的目的是滾動台灣捐善款,此行預計滾動善款以3000萬元收據為目標。林治域表示,這是一場「民間版的大甲媽行腳」呼籲大家「用愛心的理由來度假」一起走出來響應這項公益行動,共同提升社會正向力量,善款認列時間是10月1號至12月31號,共3個月。

公益愛行腳活動倡議「走到哪、捐到哪」、「隊長帶頭走一公里捐1000元」及「雙向滾動善款」理念,行腳隊伍所到之處捐款給當地社福團體並邀他們加入行腳行列,同時把捐款收據上傳到2025公益愛行腳line群組平台;行腳沿途另舉辦多場晚會,晚會中邀請公益團體參與晚會,以增加公益團體的能見度。

首屆公益行腳由中山大學EMBA 19班代陳鄭彥發起,獲社會愛心熱烈響應,活動參與人數及鼓勵滾動善款,分享收據累計金額年年成長且超標。第一屆預計滾動善款目標1000萬、結餘時收據金額達成1650萬,第二屆預計滾動善款目標2000萬、結餘時收據金額達成3000萬,第三屆預計滾動善款目標3000萬、結餘時收據金額達成7000萬,今年第四屆預計滾動善款目標3000萬。隊長林治域表示,雖然今年景氣較差,滾動善款活動恐不如往年,但台灣處處有愛心,突破預計目標應該沒有問題。

公益愛行腳隊長走一公里捐1000元,全程900公里,至少捐90萬元,加上沿途各場晚會捐出的善款,這趟下來須捐出逾百萬元拋磚引玉。今年公益愛行腳特色之一是跨領域團體的參與,並串連從南到北各大學包括中山大、高師大、義大、成大、長榮大、中正大、暨南大、中興大、台大、政大、台師大等約20間各校的EMBA師生、校友企業家、社會菁英及公益團體。

林治域表示,每天走40公里,23天就可累積走完900公里,這段漫長行腳旅程,即便體力構不上,全程均有補給車可搭,還有隊醫隨行,安全無虞。此外,沿途食宿都由旅行社業者承包代訂,還可享團訂折扣,頗適合家庭度假及公司員工旅遊。他自己公司今年員工旅遊就安排從宜蘭走到台北,並納入宜蘭泡湯行程,旅遊兼做公益。

參加公益愛行腳報名費一千元,主辦單位會發給帽子和活動衣服等物資,並會邀請加入活動line群組,方便上傳善款收據,收據上傳才能列入公益愛行腳滾動善款的金額。林治域表示,不一定23天全程參與,「一天不嫌少,三天不嫌多,人數不限,愛心卻無限。可以選擇和夥伴們一起踏上23天的環島壯遊,或者在任何一路段加入一天,幾天皆可,一起走出愛的足跡。

中山大學EMBA連續4年發起「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今年將在11月15日將從中山大學出發,逆時鐘方向徒步環島,完成全程23天、900公里的傳遞愛心旅程。記者宋原彰/翻攝
中山大學EMBA連續4年發起「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今年將在11月15日將從中山大學出發,逆時鐘方向徒步環島,完成全程23天、900公里的傳遞愛心旅程。記者宋原彰/翻攝

愛心 中山大學

延伸閱讀

嘉市6木屋毀祝融…憐低收戶6幼兒 市府攜手慈善團體濟助度難關

助培育運動人才!中山大學聘「桌球教父」莊智淵任副教授

在港「黏走」清真寺捐款箱善款 內地男被捕揭另涉7案

身障協會理事長侵占善款買奢侈品 名車4件拍定...含骨董級BMW

相關新聞

教育部估大一新生年減3500人 教團示警40所大專轉型或退場

教育部日前公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當中預測114學年的大一學生數會跌破20萬人,129學年將減至14.6萬人,...

大學認直屬學弟妹先收1100元 理由曝光過來人搖頭:千萬別繳

剛升上大學對學校非常陌生,許多人都期待能認到一個可靠的直屬學弟妹。一名女網友卻在Dcard驚呼,大二認直屬居然還要先繳1100元。原PO吐槽,直屬制度的初衷,本是讓學長姐帶學弟妹熟悉大學生活的自願活動,如今卻變成強制繳錢才能擁有非常荒謬。

中山大學EMBA「23天公益徒步環島」 號召全台捐款做愛心

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連續4年發起「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今年由中山大學 EMBA 26林治域...

117學年大一生剩17萬 40大專恐退場

少子化海嘯來襲,教育部日前公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預測一一四學年的大一學生數會跌破廿萬人,一一七學年虎年出生族...

留才觸礁/中文能力影響職涯 外籍博士生價值被低估

外籍生在台就業選擇受限,常因薪資偏低、中文能力門檻及誠信觀感陷入職涯就業困境,一名頂大工學院印度籍博士應徵國內大學教職及科技廠都落馬;台大電機系資深教授指出,近年他研究室畢業陸生第一志願都是留台工作,但法規不准,只好改往新加坡科技業就職,這些看不見的變因,恐怕才是留不住人才的關鍵。

3校學士後醫恐熄燈…教團:辦學不是開快閃店 應力爭名額

教育部近日召開醫學院院長會議,為清華等三校學士後醫向各大學醫學院協調名額。教育團體表示,起初學士後醫名額是經衛福部同意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