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首戰險勝蒙古!林冠綸飆28分、陳信安客串控球

「太可惡!」無照董座暴衝釀8傷 1人轉ICU女兒怒告傷害:絕不和解

台大畢業典禮 林之晨勉學子「越級打怪」以10倍速升級

台大畢業典禮今年邀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演講,他勉勵畢業生,「越級打怪」才能以10倍速升級。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大畢業典禮今年邀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演講,他勉勵畢業生,「越級打怪」才能以10倍速升級。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立台灣大學今天舉113學年畢業典禮,今年學士班畢業生計4794人、碩士班5373人、博士班584人,共1萬751人。台大今年邀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演講,他勉勵畢業生,「越級打怪」才能以10倍速升級,且沒有奇蹟只有累積,祝福學生找到人生志業,成為驕傲的自己並為台灣做出貢獻。

林之晨以三個故事勉勵學生,第一個故事「越級打怪」,當年選擇化工系但完全沒有興趣,從大一開始就決定由你玩四年,但大三時和學長一起創辦軟體公司,因是共同創辦人,無論是產品研發、行銷、銷售、開手排卡車送貨、飛到大江南北去開發業務,都只能硬著頭皮上,不懂就想辦法弄懂,真的不行也要裝出樣子。

林之晨說,因為5年的越級打怪經驗,因而具備了行銷、研發、財務,乃至於技術、產業、金融市場等做為企業家所需要的知識,常跟資訊業有20年經驗的老將搶案子。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可以越級打怪、以10倍速度升級,出社會初期慎選環境很重要,也正是所謂「選擇比努力重要」。

第二個故事是「天命」。林之晨表示,2007年決定帶著兒子從美國回台,同年iPhone與Android相繼問世、掀起產業洗牌,因此2009年抓住契機創辦AppWorks創業加速器。

他說,2009年透過創業找到天命,決心幫助台灣成為科技強國,也在上市櫃公司擔任董事,除了貢獻所學,也可以觀察、吸收業界前輩的精華。今天的人生進度或許會讓當年的校長跌破眼鏡,但不是因為聰明才智,而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志業、天命,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真正的台灣大學不在羅斯福路,而是在台灣」,林之晨說,真正的學習,也不只是在校園,而是在世界。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找到你的天命,就會不斷學習」。當學得更快、更多,終究會累積足夠的實力,創造出結果。

最後一個故事是「台灣」,林之晨說,1995年爆發台海危機,台灣上下人心惶惶,家裡一度考慮要移民,但他的爸爸表示不會移民,「我們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

林之晨說,他的父親的一句話持續烙印在心裡,也是當年決定回台並全力貢獻台灣的原因,尤其是台灣大學的師生,國家每年補助近80億,等於每名學生每年23萬,才能享受美好的學習環境。

林之晨最後說,「沒有奇蹟,只有累積」,祝福學生都能找到志業、持續越級打怪,讓自己驕傲,並且為台灣做出許多重大的貢獻。

台大陳文章致詞時則引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的名言,鼓勵學生,嘗試錯誤是好事,能從當中學到教訓,因此不要怕犯錯,要選擇最困難的問題去解決;對目標有野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能發揮影響力的領域投入,成為領導者。

陳文章也勉勵學生,以世界的格局、氣度勇往直前,追求真理且熱愛創新,感恩利他並奉獻社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也成為影響他人的力量。

移民 台灣大學 人生

延伸閱讀

台灣大愛地球 復育紅樹林

台灣大管理團隊 奪七項大獎

「冰桶挑戰」11年了!當年全球瘋傳 台灣政藝圈接力上演濕背秀

執行長蘇姿丰:超微強大產品組合 抵銷利空

相關新聞

中央大學3543位學生畢業 張善政致詞為這事喊「不」

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共有81位博士生、1890碩士及1572位學士生畢業,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致詞表示,祝福學生畢...

台大畢典沒放畢業歌「上台大便」 校方:徵選時沒註明會播

國立台灣大學今年依往例由畢聯會舉辦畢業歌票選,日前選出「上台大便」一曲為年度畢業歌,創作者日前帶著面具現身表示,「小道傳...

台大畢業典禮 林之晨勉學子「越級打怪」以10倍速升級

國立台灣大學今天舉113學年畢業典禮,今年學士班畢業生計4794人、碩士班5373人、博士班584人,共1萬751人。台...

金大畢典溫馨登場 955位學子畢業啟程各界獻上祝福

國立金門大學今天下午舉行盛大的畢業典禮,今年共計955位日間部、進修部及碩士班畢業生取得學位,邁向人生新階段,另外,13...

中教大校長畢典AI致詞「放飛自我」 學生讚超酷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今天舉辦畢業典禮,校長郭伯臣以生成式AI(人工智慧)ChatGPT擬稿致詞內容,學生直呼「超酷」。郭伯臣...

台師大畢業典禮 廖俊智勉學生:AI無法取代人類韌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今天舉行113學年度畢業典禮,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以「不只看球,要下場打球」為題演講,廖俊智勉勵畢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