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年前便當一個500元合理嗎? 昔日連戰吃500元便當惹爭議

藝人閃兵案延燒!陳零九逃兵被罵翻 刪光貼文宣布「中止活動」

立院藍白聯手 「反廢死」公投案闖關成功

成大挑戰學界經典理論 證實氣候暖化下「山頂生物無明顯滅絕」

成大團隊挑戰21世紀初學界提出的「山區滅絕電梯理論」,發現隨氣候暖化下,山區生物逐步往高海拔移動、山中和山底的物種分布範圍擴張,但山頂生物無明顯滅絕。圖為成功大學,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成大團隊挑戰21世紀初學界提出的「山區滅絕電梯理論」,發現隨氣候暖化下,山區生物逐步往高海拔移動、山中和山底的物種分布範圍擴張,但山頂生物無明顯滅絕。圖為成功大學,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怡秀、教授陳一菁,今天凌晨於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發布最新研究,研究挑戰了21世紀初學界提出的「山區滅絕電梯理論」,發現隨氣候暖化下,山區生物逐步往高海拔移動、山中和山底的物種分布範圍擴張,但山頂生物則無明顯滅絕。

成大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合作今召開記者會,陳怡秀表示,氣候暖化正使生物往高海拔、高緯度動,如同平地太熱,人類也想搬往近山區等稍微涼快的地方,平地生物則嘗試往高緯度或高海拔移動。對此,2000年初科學家便提出山區滅絕電梯理論的假說,認為山區生物將如搭電梯般向上移動,直到沒有空間再向上,最終山頂物種開始面臨區域滅絕。

陳怡秀說,團隊想藉此檢測該假說,本次研究彙整逾2000物種、使用21篇研究,最早的資料可追溯至1900年數位化的山區資料,橫跨14個國家,研究其山區物種分佈資料。

陳怡秀表示,研究發現,山區生物確實隨暖化向山頂擴張,但並非如搭電梯一般扶搖直上,山中、山底的物種上界擴張,但下界未有明顯的移動,山頂的生物則無明顯改變或滅絕。但由於山中、山底的生物活動上界都往高海拔處提升,因此過去不會相遇的物種,在氣候暖化下則會開始相遇。

陳怡秀說,氣候暖化將會重塑山區生物間的交互關係,如產生新的競爭、獵食者與獵物間的關係,而研究也揭示,許多生物正在填補進適合牠們棲息的環境條件中。

陳一菁則以本土種為例,她表示,如台灣瑟弄蝶過去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區,但其海拔分布確實在擴張;岩鷚主要分布於高海拔如玉山山頂,但暖化後愈來愈多物種進入高海拔,也為其帶來物種競爭的壓力。但整體而言,山頂物種沒有明顯的縮減分布或滅絕,而物種的重疊性確實增加,海拔之間物種的組成也會愈來愈相近。

陳一菁說,過去20多年間學界多環繞山區滅絕電梯理論,研究也挑戰了學界的經典假說、第一次對其驗證,也為後人研究定錨並開啟新的討論,又氣候暖化下部份生物確實可能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存壓力,透過揭示新的生物交互關係,盼能給予保育任務新的判斷。

成功大學 暖化 科學家 電梯

延伸閱讀

晴時多雲依舊炎熱 留意午後熱對流雷陣雨 下周這時變天

全台晴朗炎熱1地更飆36度高溫 周末午後降雨範圍擴大

明天繼續熱「高溫上看36度」周末雷雨擴大 3地區須留意

為什麼近山區更熱? 鄭明典4字解惑:還有不少增溫空間

相關新聞

尋找沈睡古文明 大葉學生抱回金點新秀設計獎首獎

2025金點新秀設計獎空間設計類今年300多件作品參賽,經過主辦單位層層遴選,6件作品脫穎而出,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占其...

全國僅9組!與122校抗衡 中原拿下「年度最佳設計獎」殊榮

2025年「新一代設計展」作為台灣設計界的年度盛事,吸引來自國內122所校系與來自美國、泰國、日本、墨西哥、印度、澳洲等...

中正大學旁餐廳爆食物中毒 29名學生腹痛腹瀉全送醫

中正大學旁海南雞飯餐廳近日傳出許多學生腹痛、腹瀉,29名學生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校方緊急通知學生,若有身體不適須通報,店家...

文大新聞系 面試送拉麵 詹慶齡主播出馬導覽

中國文化大學於5月16日舉行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第二階段面試,其中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系以創意十足的「面試送拉麵」活動吸引眾人目光,成功展現科技與創意融合的教學精神。凡當日報考新聞系的考生與陪同家

成大挑戰學界經典理論 證實氣候暖化下「山頂生物無明顯滅絕」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怡秀、教授陳一菁,今天凌晨於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發布最新研究,研究挑戰...

萬年不升等/他樂當助理教授 立志不升等就不用求人

許多大學維持「限期升等」,但也有學者立志當「萬年助理教授」,智慧財產權專家章忠信就是其一,他說,江湖行走,難免有不可預期的人事利益衝突,不升等就不用求人、委屈自己,不過,他也支持大學教職還是要有考評及升等制度,才能汰除不適任教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