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奪雙獎 靜宜大學研發獲教育部長頒獎肯定

靜宜應化系在「第四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中,一舉奪下銀獎與佳作殊榮,獲教育部長鄭英耀(左)頒獎表揚!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應化系在「第四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中,一舉奪下銀獎與佳作殊榮,獲教育部長鄭英耀(左)頒獎表揚!圖/靜宜大學提供

教育部與環境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生表現優異,奪下銀獎與佳作,教育部長鄭英耀頒獎表揚!展現該系在永續科技與綠色化學領域的研發能量與創新實力,也成為學生未來升學與就業的助力。

「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吸引來自全國大專校院62個團隊報名參加。靜宜應化系大三學生李昀蓉,以「超高效率照明設備─發光電化學電池」榮獲銀獎;大三學生賴珮瑜與大四學生楊育襦以「環保高效之激發錯合物在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應用」獲得佳作,成果斐然。

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時肯定獲獎的師生,透過敏銳觀察,從科學實驗中,運用創意解決地球的環境問題;他期許未來都能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實踐的信念與態度。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本屆獲獎的產業與教育端皆有亮點,期待透過競賽,學生瞭解企業實務,企業也能提早扶植學子;藉由產官學研深入的交流,成為好的循環,達成環境友善與永續共榮的未來。

團隊指導教授陸勤偉指出,該系學生能在全國競賽中脫穎而出,歸功於平時實驗與研究的扎實訓練,及教師團隊的悉心指導與學校資源的全力支持。此次獲獎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更有助於未來升學及就業發展。

陸勤偉表示,應化系各教師皆設有獨立實驗室,他專注於有機光電材料研究,應用涵蓋手機照明設備及顯示器等光電領域。此次銀獎作品即由其實驗室合成新穎材料,並與陽明交通大學光電所合作;佳作作品則與元智大學電機系跨校系攜手合作,展現出跨域研發實力。

獲銀獎的李昀蓉表示,傳統照明設備存在能源浪費的問題,因此開發高效率、低耗能的光源設備勢在必行;她研發的銥金屬化合物具高發光效率,但因材料稀有,目前團隊正積極研發以銅金屬作為替代材料,朝向生醫應用中熱門的紅外光技術邁進。

獲佳作的賴珮瑜與楊育襦致力改善OLED元件結構,開發具電子傳輸能力的環保分子,成功將元件效率大幅提升,降低操作電壓,延長使用壽命,更符合節能減碳趨勢;他們期許未來能持續深耕綠色照明與環保材料領域相關技術,為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靜宜應化系大三學生賴珮瑜與大四學生楊育襦獲得佳作。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應化系大三學生賴珮瑜與大四學生楊育襦獲得佳作。圖/靜宜大學提供
「第四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吸引來自全國大專校院62個團隊報名參加,靜宜應化系大三學生李昀蓉榮獲銀獎。圖/靜宜大學提供
「第四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吸引來自全國大專校院62個團隊報名參加,靜宜應化系大三學生李昀蓉榮獲銀獎。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大學應化系勇奪綠色化學創意競賽雙獎!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大學應化系勇奪綠色化學創意競賽雙獎!圖/靜宜大學提供

教育部 材料 永續 綠色 靜宜大學

延伸閱讀

校園手機管制挨批丟包 鄭英耀:教育部沒有推責任

教長表態禁兩岸交流 陳玉珍:強制禁止是違背自然

被指反對與大陸交流 教長鄭英耀:這樣的帽子我承擔不起

教長反對兩岸學術交流 陸委會:違規違常會提醒註記

相關新聞

學雜費可調0.7百分點 私大嘆「便當價」形同虛設

教育部近日發函全台大專校院,通知一一四學年學雜費調幅為百分之○點七,學校若欲調整學雜費可提出申請。不過私立大學抱怨,每年...

大學哪系最難讀?全網點名「這科系」很可怕 過來人吐教授震撼發言

每年學生在面臨填志願時,總會多方考慮,希望能就讀最適合的自己的科系。近日,有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心...

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奪雙獎 靜宜大學研發獲教育部長頒獎肯定

教育部與環境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生表現優異,奪下銀獎與佳作,教育部長鄭英...

大專校院學雜費調幅0.7% 私大嘆「1個便當價」意義不大

教育部近日發函全台大專校院,通知114學年學雜費調幅為0.7%,學校若欲調整學雜費可向教育部遞件。台師大已表示,今年不會...

選興趣還是錢途?未來「月薪4萬VS台積電」 大學生陷兩難:該不該轉系

一邊是可以進入穩定高薪的科技業,另一邊則是真正感興趣、並有所投入的領域,如果是你會怎麼選?近日一位大學生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站在是否該轉換跑道的分岔路口…

鯤鵬會遭指校園宣傳統戰營隊 台大:主辦單位已取消活動

民間團體今協同立委,指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創辦的中華鯤鵬會,招收大學生參加統戰團,並向國內數間大專校院租借場地,恐有協助鯤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