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山大學宿舍水溝淪馬卡道澤蟹墳場?環保局公布會勘結果

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仍有活著的馬卡道澤蟹。記者王勇超/攝影
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仍有活著的馬卡道澤蟹。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灣特有種「馬卡道澤蟹」僅生存在高雄柴山,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馬卡道澤蟹墳場,環保局1月稽查發現生活汙水未納管,2月複查確認接管完成,但4月又有檢舉指稱宿舍另條管線排出泡沫汙水,環保局今天前往會勘,確認已改善完成未開罰,後續將再追蹤。

環保局說,今年1月6日接獲民眾陳情,指稱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排放生活汙水,汙染環境導致大量陸蟹死亡,環保局人員1月7日現場稽查,發現宿舍生活汙水未接管,影響環境衛生,違反廢清法規定,要求中山大學限期改善,2月14日複查接管已完成。

環保局2月14日複查,確認宿舍區汙水已依規定接入地下管線,但在4月24日再度接獲檢舉後稽查,發現宿舍另1條排水管線排出含泡沫汙水,溢流至地下1樓平台,再流入排水系統,環保局再次限期改善,4月28日確認已完成接管,因此未開罰。

今天環保局、水利局、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教育部一起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雖發現2隻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但也有多隻活著的馬卡道澤蟹在牆上攀爬或在水溝內活動,水溝內除了馬卡道澤蟹,還有小魚、蝌蚪、螺,生物活動正常。

中山大學說,今年1月迄今,環保局已多次次現場會勘並檢測水質,水質皆正常,校方已完成教職員宿舍的汙水納管,由於放在水溝裡的汙水管表面光滑、不利馬卡道澤蟹攀爬,校方也在水管上鋪設紗網或在水溝放置石頭,讓馬卡道澤蟹可以順利爬出水溝。

在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擋土牆常見馬卡道澤蟹攀爬。記者王勇超/攝影
在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擋土牆常見馬卡道澤蟹攀爬。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環保局會同水利局、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教育部,今天上午一起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發現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環保局會同水利局、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教育部,今天上午一起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發現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記者王勇超/攝影
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有蝌蚪(圖)及小魚。記者王勇超/攝影
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有蝌蚪(圖)及小魚。記者王勇超/攝影
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馬卡道澤蟹墳場。記者王勇超/攝影
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馬卡道澤蟹墳場。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環保局4月24日再度接獲檢舉後稽查,發現宿舍另1條排水管線排出含泡沫汙水,溢流至地下1樓平台。圖/環保局提供
高市環保局4月24日再度接獲檢舉後稽查,發現宿舍另1條排水管線排出含泡沫汙水,溢流至地下1樓平台。圖/環保局提供
馬卡道澤蟹陳屍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記者王勇超/攝影
馬卡道澤蟹陳屍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環保局等單位今天上午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發現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環保局等單位今天上午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發現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記者王勇超/攝影

宿舍 環保局

延伸閱讀

中山大學遭檢舉排污水 校方:改善接管檢測已無異常

中山大學開發非侵入式探測顯影技術 登國際期刊

南投多起果園飄臭味 施肥用未熟成禽畜糞最高罰10萬

影/為撿掉水溝的新買墨鏡…男上半身卡洞口 警民合力拉出

相關新聞

影/中山大學宿舍水溝淪馬卡道澤蟹墳場?環保局公布會勘結果

台灣特有種「馬卡道澤蟹」僅生存在高雄柴山,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

中山大學遭檢舉排污水 校方:改善接管檢測已無異常

高雄環保局近期接獲檢舉,指中山大學排放污水影響環境,經派員稽查與複查,校方皆已完成改善。中山大學表示,已改善污水接管,水...

兩學院關門觀光學系減少 東華大學首創限定花蓮招生

花蓮過去由台灣觀光學院、大漢技術學院培養在地觀光人才,但2校近年陸續退場,在地學子只能被迫離鄉求學。國立東華大學接棒培養...

私校要如何考上頂大研究所?網曝突破自己的策略

如何讀書才能突破自己呢?一名就讀私校的女網友發文,稱她一直有考上頂大研究所的夢想,但去台大旁聽了一堂課,深刻體會到自己還有很多要學,本身也不太會讀書,需要讀好幾遍才能看懂,於是請教網友讀書的策略。

蔡明忠斜槓東海大學任教開課 談高鐵案自曝:曾對著電視罵名嘴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日前以東海大學校友與講座教授之姿,首度在東海大學開授學分課「反思經營學」,課堂座無虛席,現場擠滿學生...

博士生換指導教授引發對簿公堂 師生如何自保、避糾紛

北部一所國立大學博班師生,疑因研究報告掛名爭議要求變更指導教授,博士生申訴被教授霸凌、脅迫簽保密切結書,老師則告學生損害名譽,鬧到對簿公堂。博士生更換教授不是小事,學者指出,若已產生共同研究成果,應釐清與保護雙方的智慧財產,博士生要有自保之道,更要為未來留餘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