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百工百業/AI啟動百工百業升級新引擎

AI示意圖。(路透)
AI示意圖。(路透)

【撰文/賴宛靖】

「AI不是趨勢,而是已經發生的現實。」工研院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指出,AI洪流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滲透產業、生活與社會制度,臺灣作為數位革命的核心參與者,絕不能缺席。他認為,未來10年的AI產業架構將呈現「倒金字塔型」:底層需要高度資源投入技術開發,將由少數公司寡占,中層是大型語言模型的建構,最上層則是高度多元、與工作或生活緊密結合的應用。臺灣若能善用生成式AI,並結合軟硬整合與資料運用的優勢,就能在這場全球競局中搶得先機。

臺灣AI布局要靠「精準」突圍

余孝先表示,工研院推動AI技術落地的核心戰略,是讓AI真正深入百工百業,驅動臺灣產業升級轉型。AI應用的基礎在於「算力」與「資料」,臺灣不需投入與國際大廠正面對決的訓練晶片競賽,而應聚焦於最能發揮本土優勢的精準應用場景。

尤其資料是AI發揮價值的關鍵。在機器學習為核心的AI系統中,資料即是知識的來源。全球通用資料人人可取,難以形成競爭門檻;但臺灣擁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高科技產業資料,例如製造業長年累積的生產參數與品質記錄,即具高度應用潛力。

為此,工研院積極發展如製程優化、瑕疵檢測、供應鏈預測等應用,打造在地化競爭優勢;在健康醫療領域,臺灣健保體系所累積的龐大資料,若能在符合法規與隱私保護前提下適度開放,將為新藥研發、智慧診療等創新應用帶來突破。

AI打開跨域創新場景

多年來,工研院致力推動AI創新技術,聚焦實際產業應用,協助臺灣加速實現產業升級與淨零轉型,已有多項具體成果。例如:

● 低碳智慧製造:「H型鋼構低碳自動生產技術」透過AI精準控制雷射焊接,不僅提升產能5倍,更大幅降低耗材與碳排。

● 智慧節能管理:「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可智慧調控空調與冷藏設備,已導入逾3,000家零售門市,節能效益達15至20%。

● 電動車充電優化:「智慧充電管理技術」依車流與電網負載即時調整充電策略,已應用於中興巴士場站,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 IoT資安防護:「Janus自動化網路控管技術」運用AI自學機制偵測資安威脅,協助企業大幅減少維運人力,已導入智慧醫療與半導體產業。

● 水資源管理:「漏水智慧監測技術」是國內首創AI音診模型,可在3秒內定位漏水點,在花東地震後顯著提升自來水災後修復效率。

此外,工研院也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深化在AI、先進製程與矽光子等新興領域的布局,強化臺灣在全球AI版圖中的技術實力。

AI助攻醫療、物流與漁業創新

在智慧醫療領域,工研院開發的「醫護聲易通MedBobi系統」可辨識96種語言,整合語音、病歷與醫學影像進行AI分析,不僅可即時提供健康建議,也減輕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

在智慧物流與農漁業方面:

● AI立體倉儲系統:協助業者提升倉儲效率,平均降低人力成本50%以上,從接單、揀貨、包裝到出貨最快僅需10分鐘。

● AI無人機魚群偵測系統:協助遠洋漁船漁搜效率提升3倍,作業時間縮短、成本節省達65%。

打造百工百業的AI新引擎

AI技術快速進展,也帶來AI人才供給不足的挑戰。余孝先指出,過去「一對一」支援企業的方式已無法滿足產業龐大需求,因此工研院調整策略,推動由分散支援轉向模組化整合,透過核心技術團隊橫向服務多元產業,預期可大幅提升技術擴散效率。以RAG(擷取增強生成)為例,傳統作法是讓化工、材料、醫療等多個領域的10個應用場景由10個團隊分別用少量人力學習與應用RAG,如今則由2位專家深入掌握技術,支援上述10個應用場景,透過與各領域專家密切協作,讓技術人才快速理解產業語境,加速應用落地。這種「集中資源、共享技術」的策略,讓AI解決方案更靈活、更具擴展性。

同時,工研院也同步啟動兩大策略:「百工百業AI化中心」與「AI核心技術平台」。協助中小企業導入開源模型與客製化解決方案,推動以產業聯盟為基礎的AI應用供應鏈,全面突破資料、算力與人才三大瓶頸,發揮臺灣在軟硬整合上的關鍵優勢,加速產業全面升級。

AI需要人性的溫度與治理的智慧

「AI並非冰冷科技,它需要人性的溫度與治理的智慧。」余孝先如此詮釋AI與人類的關係。身為臺灣科技創新的核心推手,工研院將持續推動AI應用落地,強化產業鏈升級,協助產業在浪潮來臨前就已布網備戰-接受AI、理解AI、應用AI、加值AI,在全球AI競局中找到屬於臺灣的定位與價值。

延伸閱讀

浪漫升級!台中隱藏系美景 后里環保公園「圓仔花」粉嫩盛開中

我F-16V戰機選定升級電戰莢艙?美兩大廠爭取中

林義勇接任金門航空站主任 承繼改革基礎邁向服務升級

NBA/比爾超值合約加盟 快艇無痛升級就怕傷病攪局

相關新聞

AI百工百業/AI啟動百工百業升級新引擎

AI不再只是未來趨勢,而是正在重塑產業結構的現在進行式。工研院正加速推動AI技術的在地落地,從軟硬整合、資料應用到場域導入,建立以模組化、共享化為核心的推動模式,協助百工百業突破算力、資料與人才瓶頸,實現升級轉型,搶占全球AI應用發展的關鍵位置。

AI百工百業/AI勾勒城市畫卷 讓世界看見臺灣

當AI不再只是科技業的專屬,也能是創作者們的畫筆!2025年大阪國際博覽會登場,臺灣「TECH WORLD」館以創新科技打造多元展演。其中「AI藝廊–城市畫卷」,透過AI技術讓臺灣經典畫作轉化為流動畫面,重現城市風景與文化記憶,也讓AI正式跨入藝術領域,展現深入百工百業的無限可能。

AI百工百業/AMR打造醫院智慧運作新節奏

醫院走廊裡,機器人自動閃避病人、搭電梯、準時送達醫療物資,這是AI進駐醫療現場的真實寫照。工研院將AMR導入院區,讓AI從產線延伸至病房,在高度變動的人流與流程中,成為醫護的重要後援。隨著AI技術深入百工百業,服務型機器人也在醫療場域中找到關鍵定位,為智慧醫院開啟新解方。

AI百工百業/AI投餵接棒老漁民經驗

養魚,不是只靠撒飼料那麼簡單。缺工、耗時與高成本,是傳統漁產養殖投餵面臨的三大難題。工研院導入AI打造精準投餵技術,讓機器不只定時撒料,更能讀懂魚的反應、學會漁民的經驗,為水產養殖注入科技動能。

AI百工百業/製造業數位轉型新解方 元宇宙智慧工廠

元宇宙不再只是遊戲和社交,它也正悄悄改變製造業!結合AI、XR與機器人數位分身,工研院打造的「元宇宙智慧工廠」成為製造業數位轉型的新解方。透過整合3D數位分身、RoboTwin、生成式AI與人機協作的感知技術,讓設計與生產流程更快速、更精準、更人性化。

AI百工百業/AI啟動智慧交通 智慧座艙打破視線死角

視線死角常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因,工研院開發的「V2X See Through」智慧座艙技術,結合AI影像辨識與車聯網即時通訊,讓車輛得以共享視野、突破遮蔽限制,精準預警突發狀況,打造更安全、更聰明的行車未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