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具俊曄長坐金寶山陪伴大S!網直擊他枯槁身影「天天都在」

科學人/偏離13度就會陷入混亂!研究揭馬路人潮「秩序崩潰」關鍵

圖/freepik
圖/freepik

大多數的行人穿越道展現了驚人的秩序,人們自然排成行列,有條不紊地通過。然而,有時這樣的秩序卻會瞬間崩潰,變成人群交錯、步伐混亂的場景。現在,一項跨國數學研究揭示了其中的關鍵轉折點,或將改變城市空間的設計邏輯。

關鍵13度:混亂的臨界角度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領導的團隊發現,行人若在穿越時彼此偏離的角度超過13度,整體人流將從原本有序的「車道式分流」崩潰為雜亂無章的狀態。

這意味著,若穿越道太寬,或太靠近人們想前往的其他方向(例如商店、路口、廁所、捷徑、知名打卡景點等等),容易導致他們改變路徑,偏離直線,因而破壞了整體的秩序。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高架攝影機記錄了行人的運動。圖/Karol Bacik, MIT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高架攝影機記錄了行人的運動。圖/Karol Bacik, MIT

數學公式預測人潮

研究團隊將人群行為比擬為流體運動,建立數學模型預測人群何時會自發性形成有序的通行「車道」。這些車道的形成,是因為一旦有些人開始走直線,周圍的人要嘛加入、要嘛繞開,進而催化更多平行的路徑出現。

但只要某些人偏離得太多,就會破壞這種慣性的模式,使得人群混亂、路徑交錯,整體移動速度也會顯著下降。

實驗證實臨界點存在

為驗證模型,研究團隊在體育館中設計模擬穿越道的實驗,讓志願者從不同起點走向對面指定目標。實驗數據顯示,當人群的穿越角度偏離直線超過約13度時,群體秩序便開始瓦解,與模型預測吻合。

設計更安全有效的人行空間

這項研究對城市設計與交通規劃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若在設計時考慮到穿越道的寬度或重要場景的位置,誘導行人以較筆直的路徑通過,就能維持車道的有序流動,提高安全與人潮移動效率。

參考資料:

1.The secret behind pedestrian crossings—and why some spiral into chaos

2.Bacik, Karol A., et al. "Order–disorder transition in multidirectional crowd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2.14 (2025): e2420697122.

(本文出自2025.07.16《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車道 行人 科學人雜誌

相關新聞

寫作教室/從寫作到行銷!師引導寫出商品裡的情感 讓學生也能當品牌企劃

「老師,寫作技巧還能運用在哪些地方呢?」當學生提出這個問題時,我決定讓他們體驗「商品設計與文案撰寫」的課堂活動。學生需選...

圖表看時事/川普新關稅!一圖看亞洲各國調整變化 日本15%可能是下限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本對等關稅稅率從百分之廿五降至百分之十五,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昨說,百分之十五應是亞洲各國的下限,...

科學人/偏離13度就會陷入混亂!研究揭馬路人潮「秩序崩潰」關鍵

大多數的行人穿越道展現了驚人的秩序,人們自然排成行列,有條不紊地通過。然而,有時這樣的秩序卻會瞬間崩潰,變成人群交錯、步伐混亂的場景。現在,一項跨國數學研究揭示了其中的關鍵轉折點,或將改變城市空間的設

紐時賞析/AI時代的資訊科學該怎麼教?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has a well-earned reputation as o...

紐時賞析/加密貨幣進軍美國房地產市場

The nation’s largest mortgage finance firms will begin accep...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