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考生加油!114國中會考明登場 考場規定、各科備考重點一把抓

台灣稅率揭曉?2至3周內公布對各國關稅 川普強調「沒有餘裕了」

30年前便當一個500元合理嗎? 昔日連戰吃500元便當惹爭議

閱讀數學/數學家的新能力

AI示意圖。圖/AI生成
AI示意圖。圖/AI生成

去年底,在一場OpenAI的講座〈具有 o1 推理的數學未來〉中,數學家陶哲軒認為,一直以來,研究數學都給人一種很困難的印象,偉大的數學家幾乎都被和「天才」畫上等號。因為現今普遍數學家的工作方式都是由個人或是不超過5至6人小團體完成,但他們所研究的問題又極度複雜。

這導致數學家們要幾乎十項全能,既要擁有能看出關鍵問題的敏銳直覺;又要像考古學家一般從大量文獻資料中找出線索,在豐富的數學題材中挖掘潛藏的美麗結果,當然,少不了計算和證明。最後還有將想法寫成淺顯易懂的文章的能力。這一切的任務拉高了成為「數學家」的門檻,也降低了學術研究的效率。但AI將有可能改變這樣的研究模式。

陶哲軒期待我們可以運用AI,達到更多數學研究上的人機合作。例如讓AI接手研究過程中的某些步驟:蒐集文獻、初步驗證論述內容等。此外,未來或許也能整合更大的數學研究團隊,人類專家和AI各自發揮專長與技能,分進合擊完成工作。

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AI似乎將成為研究數學的有力工具。然而也有數學家質疑,AI 是否會破壞數學的美感?或是,讓未來的數學家失去對數學的敏銳直覺?就如同過去計算機的出現,讓現代數學家對數字的敏銳程度不如過去的數學家;AI也會使數學家們失去一些能力。

但,同時新一代的數學家將會發展出新技能,並有更多的時間發展抽象思維。數學的美、數學的困難都很可能被重新定義,數學的研究模式也可能被大大的改變,然而這也能刺激數學界思考那些我們尚未想像過的面向。換句話說,數學家的能力不會消失,只會轉移到更高層次。陶教授給未來數學家們的建議是:保持彈性而開放的心態,把握與AI、其他學者共同合作的機會。同時,瞭解AI的限制,依循自身的專業能力,而非盲目依賴AI。

本篇與數感實驗室林郁晴共同完成。

AI 人工智慧 數感實驗室 閱讀數學

相關新聞

閱讀數學/數學家的新能力

去年底,在一場OpenAI的講座〈具有 o1 推理的數學未來〉中,數學家陶哲軒認為,一直以來,研究數學都給人一種很困難的印象,偉大的數學家幾乎都被和「天才」畫上等號…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藥師抗議要求撤解釋令 從法律解釋爭議與利益衝突檢視

針對衛福部今年3月18日發布的「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藥界嚴正抗議表達訴求,今天號召5000名藥師上凱道抗議,強烈要求撤回解釋令…

科學人/偏方不可信?科學證實「母乳可當眼藥水」 助角膜修復

面對孩子身上層出不窮的大小狀況,許多父母都會口耳相傳各類偏方。用母乳舒緩寶寶眼睛的不適或紅疹,也不是迄今唯一的案例。這次經驗聽起來像是民間偏方,但麥考特將此偏方帶入實驗室,與研究角膜療法的專家彼特拉什

圖表看時事/美中關稅暫停火!聲明重點、兩國貿易5關鍵商品一次看

美中互降關稅,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說明協議時,為避免觸怒大陸小心翼翼,反將貿易戰大部分歸咎於前總...

好讀周報/義大利水都面臨滅頂危機 專家提解方:讓威尼斯「浮起來」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Venice)是一座「漂浮的城市」,卻也是「逐漸下沉的城市」。過去100年以來,威尼斯已下沉約25...

紐時賞析/川普關稅重創美國經濟 民眾為省錢不吃零食少洗衣

Consumers, worried about the economy, are pulling back on th...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