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政府禁哈佛招國際學生 美法官裁定暫停執行

教師執行交通導護是螳臂擋車? 網:風吹日曬後再疲憊教學「本末倒置」

為學生安全過馬路,導護老師舉旗擋車。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學生安全過馬路,導護老師舉旗擋車。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贊同教師擔任交通導護嗎?一名女網友近日在論壇指出,教師無實權指揮交通、約束違規車輛,他們只被賦予身上的導護背心、手中的指揮棒,就要站上馬路進行交通導護的工作,即使在危險的路口也一樣,根本是「螳臂擋車」。原PO也列出她認為教師不應擔任交通導護的理由,包含:安全維護應由專業人力執行、教師會因導護工作無法充分準備課程、多數教師執行導護工作未被徵詢其意願等。

原PO在Dcard以「請明文禁止教師交通導護」為題發文表示,教師不應擔任交通導護的理由,可分為四大點:專業角色錯置、人力配置不當、潛在法律風險、非志願志工。

原PO指出,教師的專業在於教學與輔導,即照顧學生,交通導護並非本業;況且道路的安全維護,應該由校安人員或警力來執行,因為他們才是具備交通、治安知識,或者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

「早上與中午的導護時段往往讓教師無法充分準備課程,或得到應有的休息」,原PO補充,不僅是這兩個時段會影響教學,在放學的導護時段,教師會被要求提早到達交通導護的位置,即最後一節課的上課時間會被縮短。

原PO也呼籲,多數老師是在未被徵詢其意願下,就站上路口進行導護工作,但他們也有家庭與人權,以學生安全為由對教師進行道德綁架,已經將教師置於危險之地;況且,針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政府也應投入制度的改革、社區與家長從旁守護、校方進行校內管理與教育,不應只由教師承擔責任。

有網友質疑,「但他們那個時間(執行導護工作的時間)可以換特休」;對此,有其他教師解釋,「是補休,老師沒有特休,而且在導護期間班上發生事情也算是老師失職」、「是補休,而且這個不一定每個校長都會給,覺得導護是義務的校長就不會給」、「敝校還有錢呢,一天30元」。

也有其他老師現身分享執行導護工作的經驗,「真的該連署,我待過的國中幾乎都要站導護,不管是站在邊上還是中間,這本來就不是老師該做的」、「連署+1,教師已經比多數人還早需要開工,站導護就是至少早一個小時到校,颳風日曬站完以後,再拖著疲憊身軀開始忙碌一天,這樣對學生對老師是好的嗎?本末倒置了!」;有網友也為老師抱不平,「老師不是三角錐也不是超人餒,教書已經夠爆肝,還要被拿去當肉盾嗎」。

教師

延伸閱讀

三峽老翁撞死學童效應 北港警方啟動護專案...學校導護喘口氣

三峽車禍15死傷 代理師工會:校園導護老師缺制度保障應廢除

三峽車禍2生死8生輕重傷 學生團保最高可理賠100萬

三峽車禍網截舊聞稱新北咎責導護 交通局斥:惡意連結

相關新聞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大村國中自由車女將 獲總統教育獎

彰化縣大村國中自由車選手游佩璇,在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壓力沉重之下,憑著吃苦耐勞、樂觀進取的精神,不僅在運動場上屢創佳績,...

學生抗議手機管理草案 教育部6月1日辦座談

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引發高中生不滿,學生在網路串聯,預計今上午赴教育部前...

教師執行交通導護是螳臂擋車? 網:風吹日曬後再疲憊教學「本末倒置」

你贊同教師擔任交通導護嗎?一名女網友近日在論壇指出,教師無實權指揮交通、約束違規車輛,他們只被賦予身上的導護背心、手中的指揮棒,就要站上馬路進行交通導護的工作,即使在危險的路口也一樣,根本是「螳臂擋車」。原PO也列出她認為教師不應擔任交通導護的理由,包含:安全維護應由專業人力執行、教師會因導護工作無法充分準備課程、多數教師執行導護工作未被徵詢其意願等。

新北雙溪高中推臺金歲月礦業特展 學生參與探索歷史

為提升學生對台灣礦業歷史與文化的認識,雙溪高中圖書館特別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合作,自即日起推出「臺金歲月─臺灣金銅礦務產業檔案行動特展」。展覽藉由珍貴歷史微型檔案,邀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深入探索台灣金瓜石地區的金銅礦業發展歷程。

新北汐止東山國小「光影色彩」 學童發表多國多元才藝

汐止區東山國小每一年都會舉辦的光影色彩活動,今年將於5月24日(星期六)在汐止火車站前登場,包括他們拿到全國第一的傳統皮影戲以及踢踏舞,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兩段越南語歌舞表演,展現孩子們在藝術與文化領域的多樣才華,這兩天孩子們都在加緊練習彩排,希望能展現出最好的一面,歡迎民眾前往欣賞,給孩子們打氣加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