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貿易協議再現搖擺 美股道指跌近400點 史指連兩日收低

另類校慶親水趣 新北汐止東山國小學童溯溪仰漂

東山國小辦理溯溪活動,培養學子對自然環境的關注與愛護。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東山國小辦理溯溪活動,培養學子對自然環境的關注與愛護。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汐止區東山國小創校98週年校慶活動很不一樣,以「溯溪」作為主軸,吸引了全校師生、還有家長熱情參加,一行人在著裝完畢後,就到學校旁的石硿子溪展開溯溪,中間不但抓魚蝦,高年級在水深一點的地方還能游泳,一群同學仰漂或是大字漂,孩子們玩的好開心。

由校長嗚笛開始進行溯溪活動,全校親師生依據分組,前往學校對面的溪流進行溯溪體驗,這不僅是一項體能挑戰,更是一次親近自然、增進團隊合作的絕佳機會。學生們在教練及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安全地在溪流中行走,並觀察周圍的生態環境。這樣的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能,也培養了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與愛護。

東山國小學生說,當天一早到學校著裝,救生衣可以在比較深的水裡比較安全,不會沈下去,還有腳上會穿溯溪鞋,雖然很緊,但可以讓腳裡盡量不會進髒東西,還有保護頭的帽子,如果在溯溪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上頭倒掉的樹,安全帽可以在走的時候,讓頭受到保護,全身安全裝備就出發去旁邊的溪流。

東山國小校長黃丞傑表示,學生們跟著教練,慢慢的踩著溪裡的石頭或是岸邊慢慢走上去,沿途可以認識溪裡的魚類、或是植物,在水比較深的地方,能夠做仰漂或是大字漂,甚至可以簡單的游泳或是戲水,而因為整條溯溪會有不同難度,所以也分為低中高年級走的範圍及區域,當天孩子們都玩的非常開心,本次校慶活動不僅是為東山國小百年校慶暖身,更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增進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學生開心的說,一開始下去的時候,腳就會碰到水,然後沿著石頭爬上去,感覺腳很濕,走的時候覺得腳很冰,中途如果有很深的地方,就會玩水,像是游泳、拿帽子下來潑水,還有遇到水流很強的地方,旁邊會有志工握住自己的手臂,把自己扶起來,有時候還會握著繩子,大人就會把小朋友拉上去,沿著溪流都有大大小小的石頭,有時候水很深的時候,會因為踩不到石頭,感覺很刺激,在後面很像游泳池的地方,還會一群人一起玩大字漂或是比賽游泳,誰游的快。

四年級學生也提到,還有在水裡會發現一些魚類,或是蝦子,也有同學撿到螃蟹,覺得這次溯溪比上次好玩,水雖然比較少,但是還是很刺激,而且溯溪感覺很涼爽,踩水很冰很舒服,真的很好玩,因為整個溯溪分為低中高年級,明年如果還有溯溪就可以走高年級的路線,可以走比較遠,很期待。

教練 溯溪

延伸閱讀

招商150億新北小巨蛋BOT二度流標 專家、議員直指1問題

侯友宜佛誕日參拜汐止兩寺廟 祈福市民安康

新北汐止翠湖原生種消失 先修復攔砂壩、恢復生態

新北汐止新福宮舉辦廚神就是你活動 民眾端出拿手菜

相關新聞

澎湖高中職生有福了 每學年可獲1萬元就學津貼

澎湖縣政府推動「高中職學生就學津貼補助」政策,每名學生每學年可獲得1萬元補助。澎湖縣政府今天下午在縣府舉辦記者會,由縣長...

擋不住聲浪!接連3起憾事後稱要回任行政 板橋某國中校長提前離開

新北板橋區某國中近期接連發生3起學生墜樓,讓校方備受輿論壓力,該名校長2周前發聲指學期結束後,將離開校長職務,回任行政職...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新北淡水中泰國小百年古道巡禮 生態與歷史學習之旅

新北市淡水區中泰國小位於淡水山區,而在學校後方,連接操場則是有一條中泰古道,這可是從清朝光緒年間,漢人開墾運送茶葉、木炭與農作物的重要古道,因此日前學校邀請來學生與家長,一起舉辦一場中泰古道親子走讀活動,讓全校學生在師長的陪同下,以四大關卡的趣味方式來體驗這條古道,帶著大家走入歷史,也走進自然。

另類校慶親水趣 新北汐止東山國小學童溯溪仰漂

汐止區東山國小創校98週年校慶活動很不一樣,以「溯溪」作為主軸,吸引了全校師生、還有家長熱情參加,一行人在著裝完畢後,就到學校旁的石硿子溪展開溯溪,中間不但抓魚蝦,高年級在水深一點的地方還能游泳,一群同學仰漂或是大字漂,孩子們玩的好開心。

台南最早的國小美術班40不惑 走進AI 飛往夢想藍圖

立人國小是台南市最早成立美術班的小學,今天40周年慶,展示歷屆作品。第40屆畫冊188幅作品,學生不僅在傳統藝術形式中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