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慈濟高中學生用微藻淨化廢水 創造永續農業新可能 科展拿第一

台南慈濟高中高二學生陳宣合、舒珞晴、蔡宗寬參加全市中小學科展,以「從水資源再利用到農業應用—植物源生物刺激素助攻抗鹽逆境」,獲得農業與食品學科第1名。他們用「小球藻」淨化廢水,並灌溉農作物,兼顧環境永續與農業應用,展現學生關懷社會議題與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陳宣合、舒珞晴、蔡宗寬表示,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與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挑戰,他們在成大科學教育中心協助下,完成這項科展作品。從研究中發現小球藻能利用廢水中的養分,並在一定濃度下穩定生長。且用小球藻處理過的水來種青江菜,植物的根和莖長得比用一般清水澆灌長得更好,顯示微藻處理後的廢水具有實際的農業應用潛力。
他們進一步挑戰節水,用海水稀釋畜牧廢水,但高鹽環境對微藻生長是一大挑戰。於是應用自然資源,嘗試加入中藥材的萃取物,作為植物來源的生物刺激素,結果不僅提升了小球藻的耐鹽能力,生長狀態與葉綠素含量也都提升。
校方表示,這項研究展現了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勇於嘗試的精神。在成大科教中心的專業協助與指導下,學生們得以從問題發想到實驗設計,深入了解科學如何解決真實世界的挑戰。未來,希望進一步研究微藻如何在環境變化下做出反應機制,讓這項技術有機會應用於更廣泛的水資源管理與農業永續發展中。
學生陳宣合說,研究過程中接觸了許多新領域,也在摸索過程中,發現研究也能這麼有趣,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未知,從結果中反思、創新,真的很有成就感。蔡宗寬也分享,過程中雖犧牲了許多假日時間,但獲得成功的果實,感覺一切都值得了。
舒珞晴說,參展活動不僅是精進實驗技術的機會,也能透過觀摩,激發出更多新想法,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段寶貴的經驗,是她未來學習路上堅實的基礎。
學生感謝老師林佳蓉、林家琪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細心陪伴與指導,也感謝成大陳少燕老師在設備資源、技術指導與研究方向上,給予堅實的支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