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倫理必修課、醫學院PBL教育推手 陽明交大雙姝摘師鐸獎

教育部日前公布114年師鐸獎獲獎名單,大專校院獲獎者共11人。陽明交大副校長兼倫理長周倩投身教學倫理教材研發,並於校內先推行課程,建立系統性學倫教育;副教務長楊令瑀則致力於推動臨床教學文化改革,兩人雙雙獲得師鐸獎殊榮。
師鐸獎今年計165名候選人,決審小組評審委員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及面談,評選後選拔出72名獲獎者,包括男性26名、女性46名,其中11人來自國內大專校院。
陽明交大副校長周倩深耕學術倫理教育,十多年前,國內大學尚欠缺相關政策與法規,更缺乏系統性的學術倫理內容與教材,國內學術倫理案件頻傳,也導致大學自主、學術精神受質疑。
周倩嘗試發展小規模學術倫理教材,2011年起,於校內先行推動學倫課程,後擴大至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學校。2014年,接受教育部委託,與台大、清大等逾50位學者結合數位開發、檢測評鑑及學術倫理課程開發團隊,後成立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目前已是國內最重要的學術倫理教育資源網。
周倩表示,十多年前國內已有零星違反學術倫理事件,高等教育開始反省學術倫理的重要,很榮幸接受教育部委託,於2014年和團隊執行正式計畫,方能開啟台灣研究生的學倫教育,十年後法規與政策逐漸完善、學倫課成為所有研究者的必修課,可說相當欣慰。
陽明交大副教務長楊令瑀於民國87年自美進修後返台,即投入醫學系第一波教改,帶領團隊建立PBL tutor培訓模式,並將經驗推廣至亞太地區。
103年起,楊令瑀擔任台北榮總教研分立後首任教學部主任,帶領團隊建構醫學生、一般醫學訓練(PGY)、住院醫師與醫事人員教學制度。並推動「教學與服務分流」重新定義教師臨床教學職責,同時搭配稽核獎勵機制,提升學生回饋與學習品質;亦主導規劃、設計教學門診與住診教學流程,建置雙診間與單面鏡觀察設備,讓學生能於真實情境中獨立問診並獲得主治醫師回饋。
楊令瑀表示,醫學知識進展快速,醫學院中六年所學知識,畢業後可能已有部分被推翻,因此無論於PBL基礎科學或臨床教學,均以開放式提問引導學生,勉勵學生不怕錯、一起思考。醫學講究實證,只有永保謙卑、好奇才能持續追求卓越,成為術德兼備的好醫生。
▪114分科測驗成績今日公布 五標、級分人數累計表這裡查
▪分發入學補教估台大醫門檻5科288級分 首加考數乙一類組落點難估
▪114分科測驗成績公告 數甲、物理頂標近3年最高
▪台師大最終校級教評會過關 周台英解聘、且4年不得聘任為師
▪大考中心認命題「不夠周延」分科測驗歷史科第14題全面送分
▪分科測驗違規審議 考生答案正確「畫笑臉、寫辛苦了」違規慘遭扣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