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黃金時代來臨!」川普證實今晚有大事 美英將簽貿易協議

朱亞虎作證和李文宗交情好互動最多 「我一定跟他講過京華城案」

擊落25架無人機!印度大動作襲擊1死4傷 巴國傻眼:已失去理智

高雄僅4成班級使用觸控大型屏幕 議員批數學化學習落後

目前高雄市高中以下僅有44%班級能使用大屏,相較其他五都已達100%明顯不足,市長陳其邁承諾一年之內全面建置。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目前高雄市高中以下僅有44%班級能使用大屏,相較其他五都已達100%明顯不足,市長陳其邁承諾一年之內全面建置。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全台各學校班級使用大型觸控顯示器(大型屏幕)已成趨勢,能加速數位化學習、加強師生互動;但目前高雄市高中以下僅有44%班級能使用大屏,相較其他五都已達100%明顯不足,全市超過10萬名學生無法使用大屏,議員質疑依此規劃速度,3年後僅有5成建置,對師生極不公平;市長陳其邁承諾一年之內全面建置。

學校過去使用黑板、投影機做教學,改為使用大型觸控顯示器(大屏)後,畫面較傅統投影機精緻清晰且亮度充足,不會因投影距離而導致畫面模糊,同時結合「班班有平板」,學生透過平板與大屏連線,能夠將多人同時書寫內容、學習成果呈現在螢幕上即時展現,提升視覺、聽覺化學習成效,增加師生老互動性。

市議員黃柏霖表示,截至今年5月,全台灣六都「只有高雄『班班有大屏』進度未達100%,甚至僅44.8%」,代表全市7252個班級,僅有3249班設置大屏,原因之一是教育局要求學校、市府出資比例需各半,依照市府教育局原先規劃每2年建置1次大屏,今年底前只會再新增建置930間教室的大屏,2027年建置率僅達50%。

目前高雄市仍有超過4千個班級缺乏大屏,超過10萬名學生無法使用大屏,依目前狀況,全市國中小教室建置大屏經費粗估約至少4億元。黃柏霖表示,若未加速建置,全市恐怕有9萬名孩子會延緩5年接觸到大屏數位化教學,對孩子、老師都非常不公平,市府應將智慧教室視為施政優先事項,整合資源、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市長陳其邁承諾全市高中職以下所有班級一年內完成「班班有大屏」,黃柏霖則希望時程應該加速,儘速編列經費,至少在明年開學前能讓學生使用大屏,不要讓許學校家長會需自籌經費。陳其邁表示,六都計算方式不均,部分縣市未列入高中職,市府已承諾明年4月前,全市高中職(包含)以下一定全面建置大屏,會盡力加速完成,目前包括租賃或直接購置的方式。

目前高雄市高中以下僅有44%班級能使用大屏,相較其他五都已達100%明顯不足,市長陳其邁承諾一年之內全面建置。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目前高雄市高中以下僅有44%班級能使用大屏,相較其他五都已達100%明顯不足,市長陳其邁承諾一年之內全面建置。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教室 教育局 陳其邁

延伸閱讀

小港機場宵禁阻礙高雄發展 市長陳其邁:應新建24小時機場

台39線高鐵橋下道路何時通至仁武?市長陳其邁:2032年完工

高鐵高雄站規劃地下聯通道 市長陳其邁:已納都更計畫

手搖飲喝太多影響健康? 陳其邁虧台南人吃東西都加糖

相關新聞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家長憂萊豬入校 教育部澄清:學校午餐一律採國產肉品

萊豬爭議再起,教育部今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守護學生健康與校園食品安全學校午餐一律採用國產在地肉品,並透過契約範本、嚴謹之...

第10屆TEL台灣機器人大賽開始報名 歡迎學生參賽

全球知名半導體製造設備商Tokyo Electron Taiwan (以下稱TEL台灣)舉辦「TEL Robot Com...

高雄僅4成班級使用觸控大型屏幕 議員批數學化學習落後

全台各學校班級使用大型觸控顯示器(大型屏幕)已成趨勢,能加速數位化學習、加強師生互動;但目前高雄市高中以下僅有44%班級...

新北國小藏書六都墊底 教育局:總數量全國之冠

教育部統計處今年5月5日公布的113學年度縣市統計指標顯示,全國國小圖書館每位學生平均擁有圖書冊數為40.16冊,然而新...

3C致命/3C教養如何讓親子增溫 3招保護兒童心理健康

3C教養成為新世代父母的大難題,如何保護兒童心理健康,尊重他們的成長需求,又不會掉入手機成癮?專家提供三方法,並指出,常有孩子使用3C時間到了,還不肯放手,為避免親子衝突,可提前演練如何關機,家長與其強硬檢查孩子手機,不如觀察其情緒與行為變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