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用已破損的平板竟被要求賠錢 桃議員傻眼:誰用誰倒楣?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卻被老師要求賠償。示意圖,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卻被老師要求賠償。示意圖,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

桃園市2022年起配合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民代近期卻接獲投訴,有孩子上課拿到破損的平板,事前反映未獲老師積極處理,下課卻被要求賠錢,完全不合理,呼籲市府應編列足夠預算修繕,不要轉嫁孩子身上。教育局回應,尚未掌握到相關案例,但配合計畫推動的載具都在保固期內,平板如為正常使用而損壞,也不用賠償。

市府教育局今至議會工作報告,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跟老師反映後得到的回答是可以繼續使用沒問題,結果課後裂痕擴大,竟然要學生賠錢;導師獲悉後認為不合理,幫忙跟電腦老師反映,豈料電腦老師堅持該學生是最後一個使用者,所以要負賠償責任。

謝美英說,任何玻璃保護貼一旦破損,只要輕微施加壓力下都會持續破裂更多,學生事前都已經跟老師反映,不但冒著可能割傷手指的風險繼續使用,後來更變成冤大頭,只能說誰用到誰倒霉。

謝美英指出,桃園市目前有7.8萬台平板供學生使用,校內平板很多有類似邊角破裂問題,這樣以後學生上課誰還敢繼續使用?如果真的是小朋友弄壞的,賠償是應該的,也能讓小朋友學習負責任的態度,但若是在抓替死鬼,反而是讓小朋友留下學習陰影。

謝美英要求教育局,固定至少每周盤點一次,若有邊角毀損,安全起見,還是建議直接換掉,小孩子嬌嫩的手不需要冒這種風險,消耗品也要編列足夠預算修繕,不要歸責到老師身上,最後轉嫁到學生。

教育局回應,目前全市載具約有7.8萬台,使用年限為4年,為確保使用期限內設備可正常使用,於採購時已含4年保固服務,當年限到期時,如堪用則繼續使用,不堪用則循報廢處理,載具盤點是藉由教育部學習載具管理系統,每周更新載具納管數量,供教育局和學校查詢。

教育局強調,目前配合計畫推動的載具都在保固期內,故無額外編列維修經費,平板若損壞,如為正常使用而損壞,因非刻意破壞,免予賠償;因財產已移撥各校自行管理,各校視實際情況依公有財產使用規定自行認定是否需賠償。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卻被老師要求賠償。圖/謝美英提供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質詢指出,有家長反映,孩子電腦課時拿到左上角有破損的平板,卻被老師要求賠償。圖/謝美英提供

教育局 朋友 載具

延伸閱讀

台中2歲專班幼兒園擠破頭 議員轟:備取數超過錄取數

學生自傷頻傳 戴瑋姍要求設計評量表、校長負政治責任

民代爆高雄某小學校長行為多奇葩 多名教師想離開 教局:調查輔導

桃園地下道淹大水為何沒警示?工務局給答案了

相關新聞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學生上課用已破損的平板竟被要求賠錢 桃議員傻眼:誰用誰倒楣?

桃園市2022年起配合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民代近期卻接獲投訴,有孩子上課拿到破損的平板,事前反映未獲老師積極處...

學前特教班一位難求 桃議員籲市府逐年增班

桃園市目前有3377名學前特教幼兒,但僅約1成可安置於集中式特教班,民代直言,許多經專業評鑑為中重度障礙的幼兒,因名額不...

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 屏縣府補助大專院校社團組織

為了鼓勵青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累積職場技能,屏東縣政府推出「夢想發送-大專社團補助」計畫,補助對象為縣內大專校院核准設立...

Lulu獲藝美獎終身成就獎 期待未來與學弟妹金鐘獎相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舉辦的第50屆藝美獎頒獎典禮於4月26日15時40分在該校國際演講廳舉行。本屆以「創藝新章:破格新生•藝無止盡」為主題,慶祝藝美獎邁入半百里程碑。獎項包括平面攝影類、廣播類

台中也要班班喝鮮乳?議員籲跟上 市府:預算到位可執行

行政院去年推出「班班喝鮮乳」政策,12月底宣布停辦,台北市等縣市自行續辦。台中市綠營議員呼籲,市府應跟上,評估是否重啟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