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關稅!是美國人「這習慣」太糟…川普亂砍後座力大「一戰二戰為此引爆」

【撰文‧林韋伶】
近90歲高齡、過去有「國民黨大掌櫃」之稱的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近日在節目《數字台灣》中,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專訪,談到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戰,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深遠衝擊,直指:「這是非常不智之舉」,並強調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關鍵不在於關稅,而在於「美國人儲蓄率太低」。
「川普,是一個商人也是一個狂人。他很奇怪,他左右應該有很好的經濟學家告訴他,這次他做的這個,對全世界經濟的傷害。」
劉泰英在節目一開始就對川普提出質疑,表示美國長期以來貿易逆差的根源,並不是其他國家剝削美國,而是美國自身儲蓄率過低。
提高關稅無法解決問題 劉泰英:除非能改善美國人生活習慣
「美國人儲蓄率低、財政赤字又高,讓整個國家的儲蓄率更壓低了,它(美國)儲蓄率不到10%。你再怎麼樣調整關稅稅率,它的貿易問題還是不能解決,除非你能夠改善美國人的生活習慣。」
劉泰英認為,川普試圖透過關稅政策彌補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實際上是緣木求魚。
近一步分析這次讓川普用如此極端手段背後深層的憂慮,劉泰英認為就是美國國債問題,「美國現在負債36兆美元,他又發現,現在美國的稅收跟稅出大概差2兆美元,所以每年債務會增加2兆美元,算一算,等他做4年下來已經到44兆美元了,所以他心裡很急想要去把國債先減掉,他認為要從貿易逆差來做起。」
做牛做馬幫美國生產商品 謝金河不解:卻被川普反咬佔便宜?
謝金河深表認同指出,美國的赤字、貿易逆差其實也在創造世界繁榮的動能,「美國人消費、花錢,然後很多人(其他國家)做牛做馬幫美國人生產,美國人就印鈔票,然後每個國家都對美國產生順差,產生順差之後,手上拿到很多的美元再去買美債,美國就賣公債,全世界就這樣運轉。但現在川普說你占我便宜,我說這是大家做牛做馬賣你很廉價的產品。」
謝金河也分析,美國就是因為產生貿易逆差,美元才能在全世界流動,「所以為什麼大家使用美元、不使用其他貨幣?這是美國的特權,現在這些特權川普都否定了,否定以後給世界帶來的衝擊是大的。」
劉泰英:川普亂砍之後,後座力非常大 害了全世界跟美國
對於川普關稅政策對國際秩序的破壞,劉泰英提出嚴正警告:「後座力是非常大的,因為過去貿易戰爭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他回顧二戰前後的歷史,強調國際社會為了避免戰爭,才建立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與WTO(世界貿易組織)等機制,「你不能隨便提高關稅,要透過協商。」
然而,川普的行為正在動搖這些國際機制根基。「你美國政府自己來打破,把國際貿易秩序整個破壞掉,這個影響到全世界,也影響到美國。」劉泰英痛批這樣的政策「害了全世界,又害了美國」。
劉泰英認為,美國真正該做的是「提高國內的儲蓄,或者是政府不要那麼大的赤字。」若不從結構面解決問題,只想透過打關稅大戰來解決問題,「美國本身可能受到比其他國家更大的影響。」
區域經濟全被川普砍了!劉泰英:全世界生產秩序都亂了
面對全球化正遭到川普政策全面逆轉,劉泰英感慨地說:「原來的RCEP、CPTPP現在已經都沒有效了,這種區域經濟完全都被川普砍了。」
他強調,反全球化的效應將導致國際生產秩序混亂,「以前大家分工很有秩序,現在如果全部都自己來,整個世界秩序就亂掉了。貿易秩序亂以後,生產也會亂了,全世界都受到損害。」
尤其是中國和美國兩強對撞,更讓劉泰英感到憂心,「中國製造的大部分都是比較廉價的商品,現在你把這些都斷了,那對於美國的一般低收入者影響很大,儲蓄力更降低,貿易逆差會更大,損人不利己。」
他直言川普的政策,「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而且讓全世界受重傷害,他自己受傷更大。」
台灣如何應對?劉泰英:政府應積極紓困
談到台灣的處境,劉泰英認為衝擊雖有,但相對有限。「台灣方面的影響比較少,影響最大恐怕是中國。」他分析:「美國人消費傾向高,儲蓄率低,價格漲了他還是消費,所以你增加關稅,美國物價漲、國民消費更多,這是非常可怕也可悲的事。」
在目前的困局下,他認為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紓困政策,「建議政府,對有困難的廠商,還本暫時停,如果利息也有困難,那利息減半收,所得稅也可以暫緩。」
他指出,「如果你硬要收,產業就垮了,銀行垮得更快。」在產業受到打擊之際,「應該全國共濟,由政府提出一個解決方案,紓困是必要的。」
劉泰英看台積電:依然穩健 建議金融業應與政府合作
面對川普對台積電的質疑與關稅威脅,劉泰英則展現信心:「台積電研發能力很強,現在已經比美國先進很多,美國要追恐怕要10幾年,中國要追可能要超過20年。」
他指出,AI與自動化的趨勢,將進一步鞏固台積電的地位。「國防不會因為漲價而減少使用,現在全球勞工缺乏,更需要自動化,都需要台積電的晶片。」
他也呼籲金融業與政府攜手合作:「這個時候是金融業跟政府跟民間企業要充分合作的時代。政府適當的補貼也需要,一個企業如果他倒掉了,就像人死了不能復活。」
台灣財政赤字不大 劉泰英:應積極扶植企業
針對台股近期大幅波動,劉泰英指出:「現在台灣已經沒有開發銀行了,政府應該立法,國安基金以外恐怕不夠。」
他主張,應該針對受關稅戰影響的弱勢產業立特別法,「給予補助,第一個不要讓它倒,第二可以讓它繼續成長。」
回憶過去金融風暴的經驗,他說:「後來活過來的企業,把過去所欠銀行的錢統統還光了。如果你那時候跟他抽銀根,他倒了你也收不到錢。」
最後,劉泰英強調,政府應積極利用現有財政空間扶植產業。「我們政府本來的財政赤字就不大,你這樣補貼的結果,使它能夠活下來,使它能夠成長,最後你補貼還可以收回的。」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第一金越存越賺!成本價從2X降到11元,他抱緊67張第一金年領10萬股息...堅持1招獲利翻倍
0056、00878、00919...高息ETF存股攻略!月月加薪4萬,成本要多少?加碼這檔「神隊友」,拚資產翻倍
0050分割一拆四!有5天暫停交易「這天新股價開跑」…施昇輝:變便宜別以為天大利多「4迷思別犯」
2025股東會紀念品怎麼領?最後買進日最新名單!零股股東領取流程、代領規定地點一次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