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非常規交易套利上億 銅料大廠名佳利負責人500萬元交保

被凍總預算已解凍9成 在野黨:政院別再哭窮

永遠都會退縮? 不認關稅政策反覆 川普:這是談判的技巧

全美人口出走潮 洛杉磯再度居冠 人們正轉向這些地方

洛杉磯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美搬離人口最多的城市。(示意圖取自Pixabay)
洛杉磯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美搬離人口最多的城市。(示意圖取自Pixabay)

根據物流搬運公司PODS最新年度搬家趨勢報告,洛杉磯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美搬離人口最多的城市。報告統計自2024年1月至25年3月的全美搬遷數據,指出包括洛杉磯、北加灣區、聖地牙哥、聖塔芭芭拉在內,加州共有七個地區進入全美搬離人數前20名名單,是全美「搬離率」最高的州。

報告分析指出,加州民眾選擇搬離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昂的生活成本、住房可負擔性低,以及自然災害風險增加等問題。以洛杉磯為例,儘管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都會區之一,但高房價與擁擠的人口密度正加速驅趕當地居民外移。

根據加州立法分析師辦公室(California's Legislative Analyst's Office )數據,加州的生活成本幾乎高出全美平均近五成,平均房貸月付高達5500美元,而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僅約為9萬6千美元,生活壓力沉重。此外,加州稅率居全美前列,對中產階級形成進一步壓力。

在PODS報告中,2024年全美搬離人數最多的前十城市如下:洛杉磯、舊金山灣區、邁阿密地區、長島(含紐約市部分地區)、聖地牙哥、中澤西(Central Jersey)、芝加哥、士德頓-莫德斯度(Stockton-Modesto)、聖塔芭芭拉、哈德遜河谷(Hudson Valley)。除了洛杉磯穩居榜首外,加州中小型城市亦無法倖免於人口流失趨勢。全加州僅首府沙加緬度未列入搬離名單,成為唯一的例外。

報告指出,人口正加速流向氣候宜人、生活成本較低的美國南部地區。連續第三年蟬聯搬入首選的是南卡羅來納州的Myrtle Beach與北卡羅來納州的Wilmington地區,該地區因生活實惠、自然資源豐富與社區友善等因素,吸引大批移民與退休人士。

其他受歡迎的遷入城市還包括愛達荷州的Boise與田納西州的Knoxville,分別受到家庭與年輕專業族群青睞。根據報告,在前20名搬入城市中,有四分之三位於陽光地帶(Sun Belt),而半數搬離城市則集中於美國西部與東北部,顯示全美人口正在進行一場地理重組。

報告還指出,過去五年間,受疫情、遠距工作、經濟波動與極端氣候事件影響,全美搬遷趨勢劇烈轉變,越來越多美國人選擇離開高密度、高成本的「蜂巢型」大城市,轉而遷往成本較低、生活品質更高的小型城市與郊區。

PODS的報告指出,加州共有七個地區進入全美搬離人數前20名名單,是全美「搬離率」最高的州。(PODS)
PODS的報告指出,加州共有七個地區進入全美搬離人數前20名名單,是全美「搬離率」最高的州。(PODS)

延伸閱讀

南加中山華文學校揭牌 設「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

場邊人語/紐約作客 道奇遭剋

機上廁所驚見一排字 飛往洛杉磯聯航客機緊急返回夏威夷

全美糖果消費量最高的加州人 為何還能保持健康?

相關新聞

哈佛從命還不夠?川普政府官員放話:領導團隊必須「重大變動」

美國川普總統的「聯合打擊反猶太主義工作小組」4月向哈佛大學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包括取消多元、平等、共融(DEI)政策和...

全美人口出走潮 洛杉磯再度居冠 人們正轉向這些地方

根據物流搬運公司PODS最新年度搬家趨勢報告,洛杉磯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美搬離人口最多的城市。報告統計自2024年1月至2...

川普批哈佛收太多國際學生 稱外籍生上限應定為15%

美國總統川普與哈佛大學間的對立持續,數百名哈佛學生昨天示威抗議後,川普今天表示,哈佛必須向政府提供學生名單,該校收了許多...

哈佛招收外籍生人數 川普:上限約15%

美國總統川普28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對媒體指稱,哈佛大學應該對其准許入學的外籍生人數,有個可能約15%的上限,而非31%,...

不認關稅政策反覆 川普:這是談判的技巧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覆,被指「川普永遠都會退縮(chicken out)」,川普28日表示,這是談判的技巧。

美俄烏三方會談?川普:有必要願出席

為盡快結束俄烏戰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議烏俄美三方領袖會談,美國總統川普28日表示,如果有必要,他願意和他們坐下來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