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哈佛國際生現況曝光!校方協助轉學中 這些學校可能搶著收

蘋果全新智慧居家裝置「HomePad」細節曝光!5大驚豔特色超想買

拜登那未能播出的競選廣告:新書爆料剪接也救不了

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取自Penguin Random House官網)
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取自Penguin Random House官網)

一本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書中提到,拜登去年4月在德拉瓦州拍攝的一場「模擬市民大會」(staged town hall)慘不忍睹,連競選團隊都認為拍攝到的素材「根本無法使用」;不過,POLITICO新聞網站獨家取得當時製作的三支競選廣告,揭露內情可能比書中描述更為複雜。

該書作者塔珀(Jake Tapper)與湯普森(Alex Thompson)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即便現場只有支持者,且所有問題早已事先提供給拜登,他在應對時仍顯吃力,最終團隊判定「這些片段沒法用來做廣告」。

然而,拜登陣營駁斥這個說法。

POLITICO取得的影片顯示,拜登確與觀眾有所互動,雖然畫面經過多次剪接,但並非完全無法使用。三支廣告名稱分別為《最偉大的國家》(Greatest Nation,主打民主價值)、《他們努力過了》(They've Tried,聚焦歐記健保)、《保衛我們所有人》(Defend Us All,針對退伍軍人議題)。

這三支競選廣告從未播出。塔珀和湯普森在書中表示,廣告未能上線的原因在於素材品質不佳;但拜登團隊堅稱,是因為「錯過了時機」,而非內容問題。

拜登發言人向POLITICO表示,這些廣告的確做過焦點團體測試,但尚未來得及上線,拜登就因去年6月辯論時的災難性表現退出選戰。

不過,塔珀引述一名匿名拜登幕僚表示:「雖然團隊能巧妙挑選片段來剪輯廣告,但當時在場的中高層幹部一致認為原始素材品質未達標,需要高度後製才能勉強成片。若真如團隊所說素材可用,何以等了快四個月也不播?」

POLITICO無法獨立查證該名匿名消息人士的身分。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除了廣告爭議外,該書的事實查核機制也成為爭論焦點。塔珀與湯普森表示,他們自費聘請《紐約客》(The New Yorker)首席事實查核編輯麥金塔(Fergus McIntosh)進行全書核查。不過,拜登團隊批評,書籍作者從未就內容主動聯繫他們查核,而是直到《紐約客》計畫刊登書中摘錄時,才首度與他們接觸。拜登發言人指出,《紐約客》對摘錄的查核標準遠高於整本書,這對讀者並不公平。

書中另一項引發爭議的內容,是指拜登認不出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拜登團隊成員吉佛德(Rufus Gifford)隨後公布一段兩人對話的影片,試圖駁斥此說法,然而影片未能確切證明拜登當下是否認出對方。

面對爭議與質疑,塔珀與湯普森透過發言人回應:「我們堅持《原罪》一書中的所有報導內容。拜登團隊延續白宮時期的老手法,繼續混淆視聽。而媒體若仍依賴這些未具名、未經驗證的說法,將嚴重損及自身公信力。」

塔珀拒絕透露提供拜登模擬市民大會內情的消息來源身分。

相關新聞

川普出席西點軍校畢典 演說重申反DEI及批評北約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出席著名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並發表競選式演說,他在演講中抨擊美國的多元及包容政策、批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拜登那未能播出的競選廣告:新書爆料剪接也救不了

一本爆料前總統拜登尋求連任過程的新書《原罪》(Original Sin)近日在政壇掀起波瀾,書中提到,拜登去年4月在德拉瓦州拍攝的一場「模擬市民大會」(staged town hall)慘不忍睹,連競選團隊都認為拍攝到的素材「根本無法使用」;不過,POLITICO新聞網站獨家取得當時製作的三支競選廣告,揭露內情可能比書中描述更為複雜。

馬里蘭州切薩皮克灣生蠔量 20年增逾3倍

根據馬里蘭州自然資源廳與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評估,過去20年間,馬州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的生蠔...

紐約哈德遜河駁船爆炸 1死2傷

每日郵報(Daily Mail)24日報導,紐約市西38街附近的北河汙水處理廠周六上午約10時30分發生駁船爆炸,一名工...

川普大砍白宮國安會 傳300人剩50人

英國金融時報等多家外媒廿三日報導,川普政府已大幅縮減白宮國安會,解僱多人並下令部分借調人員歸建原單位,僅保留少數高層主管...

哈佛被禁招國際學生 美法官擋下

對美國國土安全部廿二日撤銷私立名校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換訪客計畫(SEVP)認證,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美國麻州聯邦地區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