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早盤/道瓊挫跌逾100點 美失3A評等引發債券殖利率飆升

幕後/不是北市也難 輝達選士北科T17、T18暗藏三贏盤算

未來1周持續炎熱!明高溫飆36度 這日鋒面接近「午後全台有雨」

擴大覆蓋無證客 加州28億補白卡缺口 但僅確保到6月

加州州長紐森簽署法案,批准28億元用以填補加州聯邦醫療補助計畫預算缺口。(加州健康服務廳網頁)
加州州長紐森簽署法案,批准28億元用以填補加州聯邦醫療補助計畫預算缺口。(加州健康服務廳網頁)

根據福斯(FOX News)報導,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日前簽署法案,批准28億元用以填補擴大移民覆蓋範圍後,加州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俗稱白卡)所面臨的預算缺口,確保到今年6月止,透過該計畫接受醫療保險的1500萬人(無論移民身分)都能得到保障。

這項立法是解決62億元Medicaid預算赤字的一部分。去年加州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擴大覆蓋範圍計畫,替所有低收入成年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無論有無合法身分。然該計畫成本遠超出州政府預算,可能迫使民主黨籍州長紐森與立法人員重新評估未來數百萬人的醫療補助覆蓋範圍。

若國會共和黨人最終削減白卡預算,加州也將面臨重大打擊。擁有3900萬人口的加州,目前為三分之一以上民眾提供免費醫療。以下是相關訊息:

●納無證客 造成預算缺口?

部分是的。加州在2015年首次向無證低收入兒童提供醫療福利,隨後擴展至年輕成年人及50歲以上者,去年該計畫進一步擴展至26歲到49歲成年人,然所付出的成本比加州編列的預算高出27億元,主要原因是加州低估申請人數。

目前加州尚未公布去年擴大覆蓋範圍後提出申請人數,但去年加州預計有70萬無證移民得到預防醫療及其他醫療全面覆蓋。州官員還表示,其他對全美各地預算帶來壓力的因素也對加州產生影響,包括因藥房成本上漲流失的4億5000萬元,及因老年人投保人數增加等問題流失的11億元。

●加州官員:不可持續金援

紐森政府3月告訴州議會,已從一般基金(general fund)借出34億4000萬元(加州法律允許最高貸款額度),用於支付3月費用。上述批准額外的28億元州府資金還將解鎖匹配的聯邦資金,以支付截至6月所承諾的費用。然官員表示,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

●未來是否縮減覆蓋範圍?

紐森此前曾表示,他的議程中並未縮減覆蓋範圍計畫,其他民主黨領導人,包括加州眾議會議長里瓦斯(Robert Rivas)和參議會臨時議長麥奎爾(Mike McGuire)也承諾保護移民福利,但承認「未來將面臨艱難抉擇」。共和黨議員則批評這項擴大覆蓋範圍計畫,共和黨籍加州眾議員加拉格(James Gallagher)發出聲明表示,民主黨讓醫療補助計畫瀕臨崩潰,「我們有責任確保醫療補助計畫滿足加州人,尤其是仰賴該計畫的弱勢群體。」

●國會削減資金影響加州?

加州立法人員表示,62億元的預算缺口是「可解決的」,但國會如削減醫療補助資金的威脅可能進一步加劇壓力,加州恐不得不削減覆蓋範圍、限制申請或提高稅收以支付成本。

相關新聞

質疑拜登任內隱瞞罹癌!小川普酸前第一夫人「是博士會沒察覺?」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18日證實罹患惡性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骼,病情為第四期。消息引發包含美國總統川普在...

川普控賀錦麗付費請名人背書 揚言展開重大調查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將對2024年總統大選的對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展開「重大調查」,以查清她在競選...

匯回投資收益剝層皮?美擬對非公民匯款課稅 印媒臆測恐波及美股投資

美國川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18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闖關成功,該...

特檢約談錄音檔曝光 揭拜登記憶衰退、混亂

聯邦特別檢察官許景(Robert Hur)在拜登還擔任總統時,約談川登總統筆錄有關他挪動機密文件被訴的2023年錄音檔,...

紐約華人也仰賴白卡 法拉盛醫院78%門診病患都在使用

紐約市衛生局代理局長莫爾斯(Dr. Michelle Morse)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表示,若聯邦政府削減醫療補助(Medi...

白卡如果改革 3紅州可能最受傷 恐靠撙節或增稅度難關

國會共和黨議員考慮大幅改革「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俗稱白卡),為延長川普總統減稅計畫的經費籌資,而這項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