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鐵和仁至崇德雙向不通 雙鐵加開班次公路聯防疏運

給付低、付款慢…拒收白卡診所、醫院或爆增5成

華裔足科醫師鄭金光表示,白卡給付費用相對低且時常拖延支付,導致愈來愈多診所、醫院拒收白卡患者。(鄭金光提供)
華裔足科醫師鄭金光表示,白卡給付費用相對低且時常拖延支付,導致愈來愈多診所、醫院拒收白卡患者。(鄭金光提供)

補助金額低、回款速度慢,一直是許多診所、醫院收治「醫療補助」(Medicaid,俗稱白卡)患者的心結。然而川普政府大砍聯邦經費,醫療補助計畫是否削減,可謂命懸一線。擔任伊利諾州醫院執照發放委員會(Illinois Hospital Licensing Board)委員的華裔足科醫師鄭金光表示,考慮治療白卡病患無法取回診療費用的機率恐將大增,預計接下來拒收白卡患者的診所、醫院將大幅增加,至少達一半。

從醫數十年的鄭金光說,白卡計畫對醫院、診所的醫療給付,通常是一般收費的十分之一。他以自己的診所為例,一般保險或患者自付的情況下,首次門診收費125元,第二次門診費則減為105元,但如果是白卡患者,診所僅能從州府收到單次14.95元的看診費。

他打趣表示,「剪個頭髮花的錢,都比看診費高」。

鄭金光表示,偶而有白卡患者求診,因為申請麻煩加上補助金額低,「寧願免費看診,也不想去申請」。

鄭金光的醫師友人,一名不願具名的華裔家庭醫師說,他的診所幾乎被持續拖欠支付的醫療補助資金拖垮,過去不到四年期間,州府因為財政困境,已經積欠他高達100多萬元的治療費,因此他從今年起拒收白卡患者。他表示,「不是我不願意為白卡患者看診,而是未來情勢愈來愈壞,我必須顧及診所生存」。

鄭金光表示,白卡經費雖由州府統籌,但資金主要來自聯邦政府,川普總統上台後陸續大幅裁減各項經費,「本來就很難拿到回款的白卡計畫,未來難度只會增不會減,」鄭金光預估接下來拒收白卡的診所、醫院,會比現階段增加到一半。

在華埠開設診所多年的家庭醫師Alice(化名)說,她的診所不收白卡患者已經好多年,但目前她所面臨的難題是,一些自費看診的白卡患者,因病情原因必須轉至專科醫師接受進一步診治時,「認識的專科醫師中,竟然沒有一個願意接受白卡患者,除非他們全額自付」。

眾所周知,專科醫師的收費比一般家庭醫師高,「例如若要接受心臟手術,一般工薪族扣除健保自付額外都難以負擔,持白卡的低收入患者就更難」。她表示,面對現實的醫療環境,「非常無奈,也無力」。

至於歐記健保是否比白卡給付的情況好?鄭金光表示,歐記健保的保戶能否獲得期望的醫療照護,很大概率跟所購買的保險種類相關;他說,雖然看醫師不像買菜,但兩者都是「一分錢一分貨」,購買的健保月費高,可自由選擇醫師、診所,醫療自付額也較低,反之亦然。

在接受白卡求診的診所、醫院可能愈來愈少的情況下,醫師建議一旦真的無法找到醫院看診,可轉到由各個地方政府資金支持的郡縣級醫院,以芝加哥地區為例,庫克郡醫院對於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的患者,會提供相當幅度的費用減免。

華裔足科醫師鄭金光表示,白卡給付費用相對低且時常拖延支付,導致愈來愈多診所、醫院拒收白卡患者。(鄭金光提供)
華裔足科醫師鄭金光表示,白卡給付費用相對低且時常拖延支付,導致愈來愈多診所、醫院拒收白卡患者。(鄭金光提供)

相關新聞

眾院共和黨提案改革白卡 760萬人將失醫療補助

聯邦眾院共和黨人為削減政府開支,提案對俗稱「白卡」的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進行全面改革,引入一系列新規定和...

昂貴救命路…華男開盲腸帳單20萬:不夠窮又不夠富 看不起病

「誰不想健健康康活著,但現在醫療系統彷彿一直把人往死路逼」,剛在內華達州一家醫院接受盲腸炎手術的徐毅強,移民來美20多年...

若砍白卡嚴重衝擊華社 華人憂沒病看「會出人命」

有關削減白卡計畫(Medicaid,加州名為Medi-Cal)的傳言不斷,加州華人Brad表示,他和母親、兄妹都在使用該...

憂美經濟前景 今夏旅遊「縮水」國內自駕遊興起

由於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前景感到擔憂,國人面對暑期旅遊的心態也出現轉變;如何旅遊比較省錢?成了一大考量重點。不少人放棄搭...

華婦持白卡7年 川普執政下…竟陷「有病無處醫」窘境

持有伊利諾州白卡(Medicaid)已經七年的44歲的林娟,在川普總統重掌白宮後,第一次感受到「有病無處求醫」的窘境,患...

給付低、付款慢…拒收白卡診所、醫院或爆增5成

補助金額低、回款速度慢,一直是許多診所、醫院收治「醫療補助」(Medicaid,俗稱白卡)患者的心結。然而川普政府大砍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