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該見面了!專家:川普是「最合適領袖」可促美中針對台灣問題妥協

時代(TIME)雜誌17日刊出兩名專家以「川普和習近平是時候見面」為題的文章指出,美中領袖應把握貿易降溫之際,促成進一步對話和會晤,並應優先處理3大緊張議題,除了貿易之外,還有核武競賽與台灣及區域安全。而在台灣問題上,美中均有退讓空間,美國總統川普則可能是美方促成美中妥協的「最合適領袖」。
這篇文章由美國軍事評論員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和美國保守派非營利組織Stand Together Trust中國議題分析師兼外交政策計畫負責人泰勒(J. Tedford Tyler)共同撰寫。文中指出,若川普與習近平展開對話,習近平可能會發現,相較於更具意識形態色彩的拜登,和川普談判更具吸引力。川普似乎和中國一樣傾向討論根本問題,比如多次延後TikTok不賣就禁命令,換取中國點頭出售在美業務。加上川普一向不受傳統政治拘束,如本周解除對敘利亞制裁並會晤其領袖,均是劇烈的政策轉變。
該文提到,川普與習近平或許寧願把精力放在國內建設,而不是升高一場代價高、風險大的戰略對抗。但若雙方猶豫不決,鷹派勢力可能會趁勢推動「新冷戰」,甚至為軍事衝突做準備,讓競爭態勢進一步升高。
若要重啟雙邊關係,川普與習近平需有信心快速達成協議,並授權幕僚提出具體方案。通話若順利,應促成高峰會,儘管過程不易,但川普若準備充分,將有機會改寫歷史。
而美中領袖應優先著手最敏感的緊張議題,如貿易協議與核武競賽,若能在其中一項達成共識,將有助推動整體突破。
中國核彈頭數已超過600枚,正朝美俄約1500枚的水準邁進。川普雖多次表態願談核裁軍,但北京以規模差距為由拒絕參與。不過,中國對武器管制仍可能抱持開放態度。
美中可考慮聯合發表「單一用途」(sole purpose)聲明,承諾核武僅用於嚇阻核攻擊,化解中國對美方率先動用核武的疑慮。對川普而言,最具突破性的作法,或是推動中美俄三方將核武封頂在1000枚,避免陷入新一輪三方軍備競賽。
除此之外,台灣議題同樣具備妥協空間,若能在此取得進展,將大幅促進美中關係的緩和。而在促成妥協上,川普可能是那個「最適合的領導人」。具體退讓可能包括華府更嚴格遵守其「一中政策」,並撤離駐守於台灣外島、擔任軍事顧問的美軍人員。作為交換,北京可考慮緩和其周邊部隊部署,並減緩對台軍演的頻率。
台灣局勢降溫將帶來更廣泛的區域效益。若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軍事部署採取更審慎態度,與台灣衝突場景密切相關的中菲摩擦也可能緩解。更廣泛的南海協議則可能涵蓋資源共同開發與雙方軍事部署的互相限制。
同樣,透過外交妥協也可能緩解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南韓新政府可能更傾向與川普合作,對北韓展開新一輪接觸。美中外交官則可攜手合作,促使北韓停止直接介入俄烏戰爭,同時聯合美方向南韓保證,沒有自行發展核武的必要。
若川普與習近平會晤順利,將使兩大強權都能宣稱獲得外交成果,不僅有助於避免軍事衝突,更重要的是,雙方能繼續對話、解決問題。但若拖延太久,這個黃金機會之窗恐將關上,讓緊張情勢進一步惡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