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縮減 打擊移民…「美國不再有吸引力」華裔科學家紛離美

南加地區不少華裔科學家正在計畫離開美國,因為這片曾經讓他們渴望實現抱負的土地,如今不再有吸引力。川普政府上台導致科研經費縮減、移民政策收緊、實施關稅新政等,都是科學家迫切希望離開的理由。
洛杉磯科研人員李健業受訪表示,身邊不少華人科學家已經回中國,或計畫回去,其中一名同事剛辦好離職手續,近期就會舉家搬離。據他所知,有一個科研部門甚至出現在一段時間內,從事科研工作的華裔人員均確定離職,僅一名華裔系主任在職的情形,「不僅年輕科研人員,就連工作已十多年的科學家,也準備離去,而且後續招聘也充滿不確定性」。
三年前從上海搬到洛杉磯的李健業,夫妻倆都在當地一家頂尖醫療研究所工作;他們曾對美國充滿期待,相信通過努力,可以在這片自由土地實現科研成果,並且安家落戶。如今的社會現實,打碎了這個華裔家庭的夢想,李健業表示,他計畫離開美國,正在尋找中國合適的工作崗位。「這幾年其實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想離開,隨著川普上台,這個趨勢就更強烈」。
對科研人員來說,經費保障是強大支撐,但當局正在縮減科研經費。據報導,約1900名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成員3月31日發布公開信,呼籲川普政府「停止對美國科學事業的全面攻擊」。信中指出,政府正通過削減研究資金、解雇數千名科學家、取消公眾獲取科學數據的權限、以及迫使研究人員出於意識形態原因改變或放棄工作。
李健業感受強烈,「科研是很燒錢的工作,需要不斷實驗、消耗,才能得到論證,且論證反反覆覆。」他指出,「以前有三、五年的科研經費保障,能讓科學家安心工作。如今經費削減,導致實驗論證無法進行。」此外,新政府大量解雇行政人員,也給科研工作帶來很大困擾,「行政人員負責招聘、採購設備、協助調研等大量工作,失去他們,科學家也將失去配套支持」。
相比美國科研經費縮減,中國政府正在為科研提供強大經濟支持。李健業說,中國科研機構為符合資格的海歸科學家提供高薪的同時,還保障長達四、五年的研究經費,讓他們無後顧之憂,這也是科學家希望回到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崗位上升受限的「天花板」現象等長期困擾華裔科學家的問題,正在加劇。「我們的科研部門,沒有華人職位超過系主任以上,盡管他們的學術認可度非常高。」李健業指出,政府不斷發布負面信息,讓他們非常不安,「對華人科學家持續的政治氛圍壓迫,不知道哪天會發生什麼事。同時出台相關限制政策,包括不允許攜帶研究所的電腦出國,認為中國可能會通過間諜軟件竊取信息等」。
川普執政後,先後推出包括移民、關稅等新政策,李健業直言感到恐懼,「現在都是總統說了算,這不是獨裁嗎?總統每宣布一件事,直接導致股市暴漲暴跌,這種大起大落的感覺從未有過」。他說,新政府收緊移民政策,直接影響到夫妻倆的優秀人才移民申請,「我們等了很久的綠卡已被暫停審核,目前沒有任何進展,看不到希望」。
當初離開故土奔赴美國,因為這裡開放、自由的民主環境,但李健業認為,這些光環如今都在逐漸消散,打擊非法移民政策,讓他產生白色恐怖的感覺,「現在不僅抓非法移民,就連合法綠卡、公民都被遣送。而此前尋求庇護的非法移民,拿到工卡後會去工作,現在都不敢出門,因為害怕隨時被抓走」。
不僅大量華裔科學家決定離開,學術期刊「自然」最近發布一項民意調查指出,75%的科學家正在考慮搬離美國。絕大多數受訪者,考慮搬到有朋友、家人、或合作夥伴的國家。一位受訪者在調查中表示,「我願意搬到任何支持科學研究的國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