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政策收緊 綠卡不再是入境保證 華人返美被官員提醒風險

川普總統推出一系列移民新規,國安部官員甚至揚言隨時可以取消永久居民的綠卡,讓不少社區人士擔憂。 華人Barry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兩周前帶領獲得移民簽證的父母首次從舊金山入境,就在機場海關處被盤問,工作人員還提醒說,「持有綠卡者,要求每年在美國居住至少180天。你知道如今移民的政策收緊,如果離開美國,再次入境美國就會有麻煩」。
Barry說,移民官員明顯是在暗示他,如今川普當政,收緊移民政策,再次入境不能保證順利,「我打算讓父母至少住一年,觀察一下風向,再決定是否要回中國」。
司法部稱有權隨時撤銷綠卡
司法部官員5月13日對聯邦第三巡迴上訴法院表示,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有權隨時重新考慮並可能撤銷綠卡持有者的合法永久居留權。「新聞周刊」報導,若上訴法院支持川普政府的立場,就將允許政府在發給永久居民綠卡數年甚至數十年後撤銷他們的綠卡。但被反對人士批評,這將破壞正當程序。
川普上任後已簽署多項行政令,緊縮移民政策,限縮出生公民權的官司也正在最高法院審理。政府先前已突然吊銷300多個國際學生的簽證,有的甚至沒有警告或上訴管道。達特茅斯學院的26歲中國籍博士生劉曉天(Xiaotian Liu)就是其中之一。
留學生 連國內航班都不敢搭
川普新政對簽證和身分都在收緊,致在美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暑假不僅不敢回家,甚至都不願冒風險搭乘國內航班。美聯社報導,一位在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攻讀博士的學生表示,暑假本來想跟一些朋友到夏威夷一遊,但看到全國都有國際學生被取消合法簽證身分的事件,就打消夏威夷行程。
即使是取得綠卡也得小心。華人Barry說,因為政策變動極大,父母於3月拿到來美的移民簽證後,他就火速回國接父母過來,以免夜長夢多。好在從廣州出境、舊金山進入海關,一路都頗順利。因為父母是首次入境,所以先要攜帶資料,進入邊境辦公室核對。在辦公室等待時,從電視上看到加徵中國關稅的新聞,他就擔憂「邊境官員會不會接到指示,會特別對待中國移民」,為此忐忑不安。
Barry在辦公室等待期間,聽到邊境官員質疑一名日裔旅客的簽證問題,更讓他心裡七上八下。過了五分鐘,邊境官員叫Barry先過去,確認他的父母是否同住在灣區。隨後又叫他父母一起過來,並強調說,「你知道持有綠卡的要求吧?要在美國有永久居住的傾向,每年至少居住180天時間。否則再次入境可能有麻煩」。
政策模糊 他讓父母多住半年
Barry連忙點頭稱是。他表示,這是邊境官員明顯的提醒,非必要別出境,比如回中國,否則會有麻煩。「本來準備讓父母住半年後回國探親。現在看來,政策不明朗,還是至少住一年,觀望一下」。
根據規定,綠卡持有者可以在美國境外停留最多180天而不會受處罰。具體來說,綠卡持有人必須移居美國並永久居住。否則,綠卡可能會被吊銷。在美國境外連續停留少於六個月(180天)通常不會有問題,但若綠卡持有者在國外連續停留超過六個月但少於一年,則在他們再次入境美國時可能會遇到麻煩。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通常會盤問,並要求提供證明其持續在美國永久居住意願的文件。
若綠卡持有者在美國境外停留超過一年,通常需要申請特殊的「回美證」(Re-entry Permit)。該證件只有在滿足特定要求的情況下才會簽發—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提供清晰的證據證明其持續且不間斷地維持美國居留的意圖。「如果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持綠卡停留超過六個月,再次入境時,綠卡只能由移民法官撤銷。 這不是自動的。 此外,離開超過六個月將重新啟動五年的計時要求,以便能夠申請公民身分。」Berry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