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是金流…國際學生萎縮 美大學恐陷倒閉潮

盡管近期外國留學生遭鎖定與簽證拒簽案例引發恐慌,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伊朗裔校長法瓦丁(Nariman Farvardin)卻展現意外樂觀態度。這所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聞名、6000名研究生中三分之二為國際生的學府,2025年春季班申請人數逆勢成長35%,秋季班申請目前亦有相同漲幅。
據「富比世」報導,位於新澤西州霍博肯市的史蒂文斯理工,憑藉與紐約曼哈頓僅一河之隔的地理優勢,以及傲人的實習就業網絡,持續吸引來自中國、迦納、奈及利亞等地的STEM學生。法瓦丁指出:「申請時程顯示,川普勝選前的2024年11月截止,已見強勁需求,新政府政策實際影響尚待觀察。」
多年來,美國高等教育高度依賴學費收入,國際生成為關鍵金流;根據大學理事會數據,全美近4000所大學中,國際生貢獻10%-50%淨收入。2023-24學年國際生人數達110萬創新高。
「富比世」聯繫了22所國際生占比逾25%的大學,僅四所願受訪,這也意味著這些學校深怕凸顯困境。全國大學招生諮詢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nd Admissions Counseling)執行長佩雷斯(Angel Pérez)直言,「校方的焦慮已難以言表,尤其當學生看見校園逮捕與遣返威脅,誰還敢實現美國夢?」
教育顧問拉德(Larry Ladd)警告,國際生占比5%到40%的學校,帶進的收入占比可能達10%到50%。這解釋了為何財務吃緊的小型院校尤其脆弱,若國際生萎縮,恐引發倒閉潮。史蒂文斯理工的亮眼數據背後,實則掩蓋著美國高等教育「富校愈富、窮校愈窮」的殘酷現實。
最新分析顯示,全美至少有34所大學極度仰賴國際學生學費維持運作,這些學校不僅國際生占比超過20%,學費收入更占總營收50%以上。若國際生源急劇減少,這些院校將首當其衝面臨財務危機。
高風險院校典型案例:波士頓霍特國際商學院(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全校3300名學生中,70%來自海外。以工作室藝術課程聞名的頂尖學府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2700名學生中有38%為國際生。伊州理工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國際生占比也高達47%。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就讀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國際生比率也達35%。
上述這些院校在大環境變化下,面臨雙重風險,即「收入結構單一化」:學費占營收過半,缺乏捐贈基金或政府補助緩衝;其次「地緣政治敏感」:藝術、商科等國際生集中領域易受簽證政策衝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