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訴法院叫停復工令 美國之音重啟計劃受阻…終審前將名存實亡

美國聯邦地區法官蘭伯斯(Royce Lamberth)於4月22日發布命令,要求川普政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讓逾千名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員工及合同工復職,並恢復該新聞機構的廣播、電視和在線新聞節目,同時重啟部分資助項目。
然而,聯邦上訴法院周六(5月3日)以2比1的表決結果裁定,蘭伯斯法官無權要求員工復工,也無權命令恢復對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及中東廣播網(Middle East Broadcasting Networks)共計1500萬美元的撥款。
兩名由川普任命的法官作出多數意見,而由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任命的巡回法官皮拉德(Cornelia Pillard)則對3日的裁決持反對意見,認為這「幾乎可以確定在本案終審前,這些廣播網絡將名存實亡」。 皮拉德進一步警告說,該裁決將導致「美國之音在可預見的未來噤聲,自由亞洲電台和中東廣播網也將因資源枯竭而無法繼續推進訴訟程序」。
今年3月,美國全球媒體署(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 USAGM)依據川普的指示叫停上述節目,安排1000多名員工強制休假,並通知約600名合同工將被解聘。
重啟計劃前途未卜
儘管上訴法院如今駁回了復工令,但美國政府並未對蘭伯斯關於恢復美國之音「法定播出水平」的命令提出異議。據多家媒體周六當天報道,美國之音內部已開始籌備復播工作,有員工稱被凍結的工作郵箱已解封,並預計將在下周「分階段」恢復節目。美國全球媒體署截至周六尚未就此發表評論。
川普任命的美國全球媒體署顧問萊克(Kari Lake)於3月15日宣布關閉決定,稱美國全球媒體署「已無法挽救」,並指其「對川普存有系統性偏見」。她本周六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次裁決是「我們的一場重大勝利」。
美國上訴法院公布裁決當天恰逢「世界新聞自由日」,此國際日旨在強調新聞獨立性的重要價值,並提醒全球社會關注媒體所面臨的制度性風險。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