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超市義麵透露經濟風向!美國研究:景氣下滑前半年 消費者改變購物清單

當經濟前景轉趨不明,消費者的食品購買行為往往率先出現變化。根據「Forbes Japan」報導,全美經濟研究所指出,自1980年以來的七次主要景氣衰退,消費者皆在四至六個月前改變了食品選擇,顯示購物車的內容是預測景氣轉折的前瞻指標。
一旦消費者進入節約模式,購物習慣也會隨之調整,轉向保存期限長、價格實惠的主食類食品,如義大利麵條、罐頭濃湯、通心粉與起司粉料理組合包等。不僅滿足飲食基本需求,也提供心理上的安定感。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家庭對烘焙原料的支出,於正式宣告景氣衰退前一季即大增32%,印證消費行為早於數據反應。
研究也發現,高價肉品會被蛋白質含量高、價格低的替代品,如鮪魚罐頭、豆類與花生醬取代。品牌忠誠度也會下降,轉而購買超市自有品牌或平價無品牌產品。這些行為趨勢也印證「恩格爾法則」:當所得降低,食品支出占家計比例上升,主食類商品需求上揚。
對食品企業與零售通路而言,掌握這些消費訊號格外重要。景氣低迷時,應調整商品策略,減少高價位品項、增加大容量與高性價比商品。市場數據顯示,自有品牌食品銷售年增率達17%,主食類需求增加,高價加工食品明顯萎縮。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已成為企業洞察經濟走向的重要窗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