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何跌出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前10?無國界記者組織曝原因

總部設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 (RSF) 5月2日發布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圖為示意,圖/ingimage
總部設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 (RSF) 5月2日發布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圖為示意,圖/ingimage

總部設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 (RSF) 5月2日發布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德國從去年的第10名下滑至第11名。無國界記者組織稱,做出這一評估的原因之一是德國媒體從業人員受到日益增長的敵視,尤其是右翼極端分子的攻擊。

經無國界記者組織核實的去年德國發生的襲擊媒體工作者的事件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無國界記者組織共記錄並調查了 89 起針對媒體工作者的襲擊事件(2023 年:41 起)。其中75起涉及踢人、推搡或投擲物體等。僅在柏林的中東示威活動中就發生了38起針對媒體工作者的暴力事件。另外21起襲擊來自陰謀論者和右翼極端分子。

報導中東衝突面臨困境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德國記者在報導中東衝突時也面臨困難。特別是在2023年10月7日之後,巴勒斯坦消息來源、大赦國際、人權觀察等人權組織以及聯合國的聲明受到了根本性的質疑,而以色列軍方的聲明則不然。許多記者還表示擔心被在其他媒體以及社交媒體上曝光。

在新的新聞自由度排行榜上,以色列本身的排名下降了11位,降至第 112 位。無國界記者組織稱,「在加沙,以色列軍隊摧毀了新聞編輯室,殺害了近20​​0名記者,並對加沙地帶實施了長達18個多月的全面封鎖」。

無國界記者組織敦促德國,必須始終如一地執行《歐洲媒體自由法》(EMFA)和《數字服務法》(DSA)等歐盟法規,確保媒體多元化和獨立性。

無國界記者組織還指出,德國紅綠燈政府聯盟協議中的幾項立法提案並未得到實施,其中包括無國界記者組織所倡導的一些提案,如為新聞界提供財政支持以抵御多樣性的持續下降,對非營利新聞業的稅收認可,以及計劃中的反數字暴力法。與此同時,加強電信監控等立法提案也遭到失敗。

德國記者聯盟呼籲保護記者

在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即將到來之際,許多組織和協會呼籲更好地保護媒體工作者。德國記者聯盟 (DJU) 認為媒體行業的雇主和政界對此負有責任。該聯盟主席之一拉爾斯·漢森(Lars Hansen)本周五(5月2日)表示:「新聞自由取決於那些每天以巨大的奉獻將其變為現實並捍衛它的人。」他表示,「在媒體經濟面臨臨界點的時代,保護記者就是推動民主。」

德國記者協會(DJV)主席米卡·博伊斯特 (Mika Beuster) 表示:「新聞自由是一項必須予以捍衛的寶貴財產——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全世界。」他表示,尤其從美國的情況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在錯誤方向上可以發展多快。「這應該讓我們警醒!」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中東 人權 以色列 德國 新聞自由 無國界記者 衝突

延伸閱讀

德國首見最大在野黨被列極右翼 是否取締引爭論

以色列野火 燒出內部爭端和巴勒斯坦土地歷史

德國新總理最新民調 56%不看好梅爾茨

陸油電混合車 銷歐利器

相關新聞

印尼蘇拉威西島規模6.0地震 未引發海嘯

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在社群媒體X平台指出,印尼蘇拉威西島(Sulawesi)今天晚間發生規模6.0地震,...

印度果阿邦知名踏火儀式村莊傳踩踏事件 已釀6死80傷

印度西南部濱海果阿邦以印度教踏火儀式聞名的村莊席爾高(Shirgao)今天發生踩踏事件,官員說至少有6人死亡、約80人受...

日本人不出門了?通膨與飯店房價高漲夾擊 黃金週出遊意願降低

日本一年一度的「黃金週」長假已來到後半段,各大車站與機場雖湧現人潮,但在通膨以及大量外國旅客赴日觀光推升飯店房價等影響下...

身高差91公分!全球最高與最矮狗狗破天荒同場亮相 互動超有戲

身高逾1公尺的大丹犬雷吉(Reggie)與僅高約9公分的吉娃娃珍珠(Pearl)這對「最萌身高差」,日前在美國愛達荷州正...

德國為何跌出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前10?無國界記者組織曝原因

總部設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 (RSF) 5月2日發布新聞自由度排行榜。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奪冠 美排57川普第2任期造成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在2日發布了2025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