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剴剴案保母認罪 蔣萬安祭重罰:劉姓姊妹各罰60萬元

巨業客運撞死東海女大生二次輾壓 檢起訴過失致死不認殺人

失去信任?川普坦言「普亭可能有點敷衍我」 仍稱俄希望停戰

史上最近距離觀測!太陽表面3D特寫照震撼公開 大洲級黑子群曝光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公開首度用可調控濾光片拍攝成像的太陽表面3D特寫照。圖/取自@theSolCinema在X的照片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公開首度用可調控濾光片拍攝成像的太陽表面3D特寫照。圖/取自@theSolCinema在X的照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公開使用世上最大太陽望遠鏡拍攝的特寫照,利用新的可調控濾光片(VTF)以史上最近距離捕捉太陽表面活動並建立3D影像,呈現大小相當於大洲般的黑子群,讓人一窺內部運作的驚人細節,並用於研究與預測可能的危險天氣現象。

NSF位於夏威夷的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aniel K. Inouye Solar Telescope)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太陽光學望遠鏡,最新透過VTF拍攝,可選定特定波長段進行成像。望遠鏡儀器科學家伍格(Friedrich Woeger)解釋,這個原理類似抗噪耳機,可根據玻璃片之間的距離,選擇性讓特定波長的光(也就是特定顏色)通過,其餘波長則會因干涉而抵銷。

去年12月,NSF團隊首度透過井上太陽望遠鏡新的可調控濾光片拍攝圖像,短短幾秒鐘內從不同濾鏡捕捉數百張影像,並組合成一幅模擬太陽表面結構的3D圖像,近距離捕捉到幾乎等於大洲級的巨大黑子群,位於太陽內層大氣中心附近,空間解析度達每像素10公里。

這些黑色斑點標誌強烈磁場活動的區域,正是太陽閃焰(solar flares)和日冕巨量噴發(coronal mass ejections)常發生的區域。日冕巨量噴發是太陽從日冕釋放大量電漿和磁場進入日球層的事件,會以高速向外擴散,影響行星際空間,甚至對地球磁場造成擾動。

研究人員可藉由這些觀測影像研究太陽大氣不同層次的溫度、壓力、速度與磁場結構。

「看到第一批光譜掃描的那一刻,真是超現實,」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資深光學工程師蘇艾卡(Stacey Sueoka)表示,「這是望遠鏡中其他儀器都無法達成的觀測成果。」

伍格表示,這類詳細圖像對於研究與預測危險的太陽天氣現象至關重要。

伍格解釋,太陽風暴等強烈爆發會與地球電磁場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干擾電網、衛星通訊等關鍵基礎設施。過去在19世紀,曾發生太陽風暴導致地球電報站起火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其背後的物理機制,以及它們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科技和生活」。

科學家 美國 風暴

延伸閱讀

從地球到月球!普利司通AirFree輪胎榮獲「年度輪胎概念獎」

陸「神舟20號」太空人進駐太空站 預計10月底返回地球

響應世界地球日 台中「畫」出減碳生活

製菸碳排相當1700萬輛汽車 國健署籲拒菸挺地球

相關新聞

史上最近距離觀測!太陽表面3D特寫照震撼公開 大洲級黑子群曝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公開使用世上最大太陽望遠鏡拍攝的特寫照,利用新的可調控濾光...

總是月光超困擾 英國女靠幾招每月省下6.5萬元

英國倫敦一名年輕女子本來每個月都入不敷出,每個月都「存款見底」,於是她想出一連串簡單的「節流妙招」,每個月成功省下1,500英鎊(約新台幣6.5萬元)。

能源高層入閣!德新政府能源與氣候政策 將轉為實用、產業導向

德國準總理梅爾茨擬於5月6日正式就任,新政府內閣成員名單大致底定。其中最受關注的任命之一,是由前能源企業高層、曾任國會議...

西班牙大停電 馬德里街頭開末日派對 畫畫、玩桌遊…

西班牙28日發生史上最嚴重大停電,交通、通訊、網路全面癱瘓,商業活動喊停,超市搶購一空,馬德里街頭宛如末日電影,但有樂天...

國際移民組織:過去10年7.2萬移民死亡或失蹤 去年8938人喪命創高

聯合國29日表示,過去10年來,全球各地的移民路線上,已發生超過7萬2000起死亡和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數事件都發生在受危...

陸中產「定居日本新模式」!藉空殼公司輕鬆移民 仲介鑽漏洞賺飽飽

根據「讀賣新聞」報導,隨著希望移居日本的中國大陸民眾急速增加,各地代辦簽證的行政書士事務所也湧入大量諮詢。特別是針對外國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簽證」申請案件激增,但部分申請者並無明確事業計畫,單純以移居為目的,引發各界關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