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處理水啟動14批次排放作業 19天排7800噸

各界關切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含氚廢水作業,據核安會掌握,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今天啟動第14批次含氚廢水排放作業,預計19天時間排放7800噸,預估氚總活度約3.0兆貝克。
核安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根據東電公司5日公布含氚廢水分析結果,氚以外的核種濃度與法規限值比值總和為0.12,符合小於1的判定值。另東電公司委託的第三方量測實驗室株式會社化研與日本政府委託的JAEA大熊分析研究中心分析結果分別為0.13及0.12,與東電公司分析結果一致。
另外,IAEA執行第4次追加取樣監測措施,在今年6月17日赴日採樣,樣品亦為本批次排放前含氚廢水,參與成員來自比利時、瑞士、俄羅斯、中國和韓國等國實驗室專家,核安會將持續關注IAEA發布的分析結果。
據核安會掌握,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依據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核准,且經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審查確認的評估流程,定期檢討「測量與評估對象核種」;考量鈰-144(Ce-144)於過往13批次排放前分析報告中皆未檢出,且具有較短半衰期(約285天),因此自本批次起,鈰-144核種調整為東電公司排放前自主測量核種。
核安會指出,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每日依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實際排放狀況進行含氚廢水擴散濃度預報,自112年8月24日排放至今,已累計排放13批次,目前影響區域仍以「日本本州東部海域」為主,局部受中尺度渦流影響往西南擴散至「關島西北方海域」,台灣周圍海域受其影響極為輕微,海水氚濃度均低於儀器最小可測值。
此外,核安會透過跨部會合作執行海域輻射監測,今年截至8月3日,已完成2349件海域樣本分析;自106年起至今已累積完成海水、海生物(含漁獲)、岸沙(含海底泥)等各式海域樣本,共計1萬4703件樣本分析,各項分析結果無輻射異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