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第1季GDP意外萎縮0.7% 顯示經濟成長潛力偏低

日本上季經濟一年來首見萎縮,可見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衝擊發酵前,日本已顯露脆弱體質。馬來西亞上季經濟成長增幅呈現一年來最慢,反映該國眾多產業的放緩。
彭博資訊報導,內閣府16日公布報告指出,日本今年1至3月經通膨調整後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化後較前季萎縮0.7%,比經濟學家預估的萎縮0.3%還差,並使日本本季面臨可能連兩季萎縮的技術性衰退風險。
出口下滑和進口大增使淨出口在第1季對整體經濟由挹注轉為拖累。占日本GDP半數比重的消費者支出幾乎持平。
隨著通膨削減購買力,日本消費一直維持低於疫情前水準。
NLI研究所經濟研究部主管齋藤太郎表示:「這顯示日本經濟成長潛力偏低,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陷入萎縮。」他警告,本季經濟再度萎縮的風險相當高,「這次數據尚未反映美國加徵關稅的具體影響,但從本季起就會發酵。出口將下滑,企業也將因對前景憂慮而縮手資本支出」。內閣府報告顯示,日本上季資本支出還比前一季成長1.4%。
在食品通膨帶動下,日本生活成本今年持續以高於日本銀行(央行)2%通膨目標的幅度增長。3月米價持續飆漲,年增幅高達92%。
彭博經濟學家指出,經濟疲弱一方面支持日銀維持寬鬆政策,但另一方面,部分疲弱來自於民間消費不振,可見生活成本上升持續使消費者趨於保守,代表日銀需縮減寬鬆措施,以避免落入停滯性通膨。
另一方面,大馬央行16日數據顯示,上季GDP年成長率為4.4%,低於去年第4季修正值4.9%,達到一年來最低,並連續第三季放緩。
服務業和製造業增幅都比前一季放緩,分別成長5%和4.1%;採石和採礦業則從前一季萎縮0.7%擴大至2.7%。央行表示,由於採礦業出口減少,上季出口成長率從前一季的8.7%放緩至4.1%。
路透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已把大馬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從4.7%下修至4.3%,理由是貿易緊張升級和內需疲弱。國際貨幣基金(IMF)更加悲觀,下修至4.1%。除非大馬和美國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美國24%進口關稅。大馬預計6月中旬和美國進行下一輪關稅談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