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失寵!企業跨境交易設法避開美元 熱潮在亞洲加速延燒

貿易緊張逼得更多企業設法棄用美元。銀行和經紀商發現,繞開美元的貨幣衍生性商品需求正在上升。
愈來愈多企業在跨境交易中要求避開美元,使用人民幣、港元、阿聯迪拉姆和歐元等貨幣。人民幣計價的貸款也有需求,印尼有家銀行正在設立人民幣業務部門。
即使在兩種非美元的貨幣之間轉移資金,絕大多數的外匯交易也會用到美元。例如,一家需要菲律賓披索的埃及公司通常會先將當地貨幣兌換成美元,然後用收到的美元買進披索。但各家公司愈來愈不想用美元當中介角色。
試圖尋找出其他替代方案再次表明,企業和投資人對美元的態度轉變,隨著對貿易協議押注的調整,美元本周遭遇了一波拋售。提出「美元微笑」理論的任永力(Stephen Jen)警告,美元可能面臨2.5兆美元的「雪崩」式賣壓。
美元本周大跌反映了對貿易緊張局勢的短期疑慮,而結構性的去美元化趨勢是一種較長期的趨勢。
國際金融協會中國研究主管馬青(Gene Ma)表示,非美元貨幣之間交易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技術發展和流動性增加。交易方覺得價格可能不比用美元差,交易自然就增加了。
亞洲去美元熱升溫
彭博採訪亞洲各地公司和金融機構的不具名員工,避開美元的嘗試正在升溫。
新加坡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人員表示,歐洲和其他地區的金融機構愈來愈常推銷避開美元的人民幣衍生性商品。中國大陸、印尼和波斯灣地區之間更加緊密的商業聯繫正在刺激對非美元避險的需求。
新加坡一家金融機構的交易員表示,歐洲汽車製造商正在推升歐元兌人民幣的避險的需求。在印尼,有家外資銀行的一位高管表示,該公司今年將在雅加達組成一支專門團隊,以滿足當地客戶日益增加的印尼盾兌人民幣交易需求。
美元霸權已有幾十年,從新興市場債務融資到貿易結算,無所不在。根據最近的估計,美元作為中介貨幣的用量約占其每日交易量的13%。 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方面不按牌理出牌,迫使人們反思美元地位,但此前,美元的全球使用就已遭受威脅。
中國多年來一直努力推動人民幣的國際使用,與巴西、印尼等國簽署貨幣結算協議。金磚國家集團討論了去美元化的問題。俄羅斯於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遭制裁,外界開始質疑美元被武器化,一些國家對棄用美元深感興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