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丞琳駁「忘恩負義」一說是造謠 Makiyo大氣回應:希望她一切都好

連3周上升…新冠高峰估「最快下月來襲」 輕重症、死亡均寫今年新高

被Makiyo點名「紅了不認人」 楊丞琳不忍反擊:惡意造謠

加拿大聯邦大選日 川普因素成選情關鍵

加拿大舉行大選,美國總統川普發文喊話,希望加國成為美國第51州。路透
加拿大舉行大選,美國總統川普發文喊話,希望加國成為美國第51州。路透

加拿大聯邦大選28日登場,許多民眾一早出門投票。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威脅要吞併加拿大,衝擊加拿大人的投票選擇。選民都說,要選出最能確保加拿大利益的領導者。

美國總統川普繼續在加拿大投票日發表言論,他一早就在社交平台呼籲加拿大選民支持成為「美國51州」。

移居加拿大多年的台裔移民楊晟帆表示:「51州言論真的讓人感到不舒服,我認為此刻最重要的是選出一個最能與川普抗衡、最能代表加拿大在國際發聲的領袖。」

川普尚未就任總統前,加拿大最大反對黨─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民調遙遙領先當時的自由黨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但隨著杜魯道下台,加拿大前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成為新的領袖後,不少選民認為卡尼更具有處理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瞬間民調翻轉,自由黨後來居上。

隨著投票日接近,自由黨領先保守黨的幅度縮小,僅3個百分點,鹿死誰手仍很難說。

少時隨父母從中國移民加拿大的趙一昉說,這次選情很激烈,有些過去支持新民主黨或是綠黨的選民,這一次轉投自由黨,不見得他們真的信任卡尼,只是因為他們擔心保守黨執政,加拿大可能變得更右傾、更美國化。

一生都在加拿大成長生活的Gorden則更關心內政問題,他希望新的政府能在醫療資源和制度上有更好的規劃,才不會像現在一樣,看病、手術都要等非常久的時間。

今天在投票所擔任監票義工的邱麗蓮說,歷屆加拿大聯邦大選的投票率大約僅6成多,這一次選舉超過了傳統上的意義,不僅民生內政問題多,國際地緣政治也出現動盪,可能會刺激更多人走出來投票。

加拿大幅員廣闊,橫跨6個時區,最早的東岸大西洋省份在當地上午8點30分開放投票,最晚收工的投票所是西岸卑詩省的當地晚間7時。全國近2900萬選民中,已有約730萬人提前投票,創下歷史記錄。

此次加拿大聯邦大選將選出343席國會眾議員,獲得半數以上席位的政黨有權組建多數黨政府。過去5屆聯邦大選中,保守黨贏得2次,自由黨贏3次,如果本屆又是自由黨獲勝,將是連續4屆執政。

估計在東岸時間29日凌晨(約台北時間29日中午前後)會得知最終選舉結果。

加拿大 大選 川普

延伸閱讀

川普執政百日 印太戰略仍不明 學者籲:別再自居受害者

比拜登還糟糕?CNN民調:近6成民眾認為川普讓經濟變差

路透調查:川普關稅衝擊 全球經濟展望從強勁成長轉為面臨衰退風險

執政百日宣傳邊境政策 白宮估美國有2千萬非法移民

相關新聞

超過12小時全國癱瘓:西葡無預警大停電,原因歸咎「極端氣候」造成線路異常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2025年4月28日中午過後不久,突然陷入大規模停電,兩國因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停電範圍涵蓋整個伊比利半島,還有法國部分地區,交通號誌因此失靈、道路與機場混亂,照明與電源都中斷,地鐵系統也故障,陷入網路斷線、ATM也無法使用的全國癱瘓狀態,西葡兩國安排緊急會議協調應對措施。歐洲電力公司指出,西班牙電網與歐洲電網斷聯,在停電多個小時之後,原因被歸咎於西班牙極端氣溫變化引起「罕見大氣現象」導致高壓線路出現「異常振盪」。

自拍驚見多人遭槍殺!男遊客玩高空滑索 竟拍到克什米爾恐攻畫面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22日發生恐攻,至少奪走26條人命,一名來自印度的男遊客到當地遊玩時,開心拍攝自己正在玩空中滑索的活動...

川普重返白宮滿百日!日經:印太戰略走向仍未定 顛覆新政釀亞洲焦慮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一百天內實施多項顛覆傳統政策的新措施,遍及貿易、移民、科技技術與印太地區等領域,已經對亞洲各國、投資...

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預計贏得大選!拒讓川普「將加國變美51州」

根據加拿大公共廣播公司CBC/Radio Canada的預測,總理卡尼(Mark Carney)領導的加拿大自由黨在28...

加拿大汽車衝撞事件釀11死 環球郵報曝嫌犯背景:來自高雄

加拿大溫哥華26日發生休旅車衝撞菲律賓裔社區節慶活動,至少造成11人喪命,環球郵報獨家指出,凶嫌疑為患有身心障礙男子,其臉...

韓媒:北韓IT技術人員在中竊取軍事機密被捕

韓聯社報導,北韓資訊科技(IT)技術人員日前因在中國涉嫌竊取中國軍事技術,遭當地公安逮捕。這也是經常遭控竊取他國技術的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