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雞排博士」曾遭批浪費教育資源 6年後郭董竟特地到店拜訪

戴電子腳環、先生攙扶步出法院 黃呂錦茹關98天獲釋:大家辛苦了

台美關稅談判 傳陸介入施壓美「不樂見台灣3點」

民意支持度下滑...仍拚823罷免 鄧凱勛:綠營陪賴清德執迷不悟?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7月30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表示,面對8月23日第二波罷免行動,民進黨會繼續與公民並肩同行。(圖/民進黨提供)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7月30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表示,面對8月23日第二波罷免行動,民進黨會繼續與公民並肩同行。(圖/民進黨提供)

726罷免投票結束後,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昨日在民進黨中常會拍板,823罷免繼續投入。國民黨發言人鄧凱勛今日表示,賴主席把車門焊死,下令一個都不准下車,民意支持度持續探底,綠營還陪賴執迷不悟?

鄧凱勛表示,昨天賴清德在中常會上拍板宣示,全黨823繼續罷下去,行政院也跟進表態普發現金將提釋憲,賴不顧黨內反對聲浪四起,連親綠名嘴都看不下去紛紛想跳車,無奈車門早已被賴主席與他的綠衛兵焊死,鐵了心要帶上所有黨公職,一路與台灣人民對撞到底。

鄧凱勛說,民進黨此次的大惡罷大失敗,讓許多人民發現自己的忍耐是沉默螺旋,紛紛表態對賴清德與民進黨的反感,不只罷免全數失敗,近期所有民調也顯示賴清德與民進黨的滿意度雙雙顯著下滑,人民對其執政無能、只顧政治鬥爭的失望,已經寫在每一張選票與民調上。

鄧凱勛提到,賴清德依然熱中於他的「自戀型人格」,持續自我感覺良好,對民怨無感、對失敗無悔,對造謠、鬥爭卻樂此不疲。無獨有偶,賴系立委王義川也不甘寂寞跳出來當一級爆破士,在政論節目上公開民進黨造謠四部曲,也讓人民看懂為什麼近期網路上,針對藍營執政縣市的謠言層出不窮,原來王義川不只會用膝蓋監控通信設備,還會造謠操控輿論,只是這次要派上什麼部位不得而知。

鄧凱勛表示,726人民用選票讓民進黨大敗,期待的是執政黨知恥近乎勇,回頭是岸,好好反省這一年多只搞政治不搞正事,放任黨公職出征民眾、無視青鳥撕裂社會。

鄧凱勛總結,期待賴清德這位患有「自戀型人格」的總統,與他的造謠小夥伴們學會反省顯然已經不切實際,這次的823公投與第二波大惡罷,唯有繼續讓民進黨大敗,才能徹底推開賴主席焊死的車門,當跳車成為民進黨的顯學,提早讓賴清德跛腳,台灣才有機會走出對立撕裂的惡夢,迎向真正拚民生、拚經濟的正道。

賴清德 罷免 綠營 民進黨 投票 失敗 國民黨

延伸閱讀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雪崩下滑10個百分點 跌至34.6%創新低

關稅、風災夾擊 國民黨:賴清德聽不到災民吼「別瘋罷免」

致敬王世堅勇於示警 楊蕙如:一個月後若罷免得勝 終生不評論政治

賴總統宣誓823罷免走完最後一哩路 民眾黨轟:硬幹到底拉國家陪葬

相關新聞

賴總統接見美智庫訪團 博明:相信台灣有能力因應任何威嚇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

柯建銘定調823精準罷免 藍委齊轟眼中只有鬥爭

美國關稅衝擊在即,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卻定調823第二波罷免投票,要「精準罷免」。針對柯建銘說法,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

南台灣風災 考試院長周弘憲捐1月所得

丹娜絲颱風造成南台灣災損嚴重,考試院今日表示,考試院長周弘憲院捐一月所得,協助中南部水災重建工作。

特別條例含「普發1萬」 賴清德總統公告10月底前完成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特別條例,匡列特別預算上限為5450億元新台幣,並明定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普發現金定於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總統府今天發布總統令,賴總統依法正式公告此特別條例。 對於攸關普發現今1萬元的特別條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天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說明,政院先前提出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已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賴清德會依法公布生效,但立法院所通過的特別條例,行政院認為有憲法上的瑕疵,有法律上的瑕疵,因此未來會適時提出釋憲。

曾說關稅32%今遭出征 趙少康:綠側翼全面出動掩飾談判不力

美國白宮宣布台灣的對等關稅為20%,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日前曾指美國對台課徵關稅是32%,結果遭親綠網友出征。趙少康今說,出...

羅智強捐百萬助南部災後重建 藍委號召共築台灣希望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捐贈100萬元「護民主反惡罷」書款,攜手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張嘉郡、謝龍介喊出「台灣有愛,希望同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