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南橫墜谷現場今大雨持續坍塌、水位上升 「搜救任務暫停」

關稅還能談?美國貿易代表:「全憑川普定奪」…年底前可能只達成少數協議

MLB/相隔2502天!鄧愷威迎大聯盟首次先發 台灣投手第6人

賴總統接見美智庫訪團 博明:相信台灣有能力因應任何威嚇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與生活。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與生活。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問團時指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與生活。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表示,對於參與這次桌上推演的台灣團隊感到印象深刻,相信台灣及台灣的盟友將有能力嚇阻或因應任何形式的威嚇與危機。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近年來中國持續增加在東海、台海、南海周邊區域的軍事行動。威權主義的擴張不僅改變國際安全結構,也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空前挑戰。全球民主陣營唯有團結合作,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才能守護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以及重視人權的生活。

賴總統表示,當前台灣除了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也將善盡國際社會一員的重要責任,台灣將持續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與全球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促進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賴總統提到,台灣在科技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世界有目共睹,除了半導體產業,還可以在其他關鍵技術領域強化與美國的合作,包括國防科技及人工智慧。台美進一步深化戰略經貿夥伴關係,不但有助加強彼此與理念相近夥伴在關鍵及創新科技的合作,也能確保供應鏈安全,符合台灣、美國以及所有民主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台灣非常珍惜與大家的深厚友誼,期盼未來臺美透過更多交流合作,一起讓民主更深化、更穩固。

博明致詞時表示,訪團此次訪台與台灣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並有來自日本、澳洲及歐洲的夥伴,一起參與本周所舉行的兵推活動,以驗證對各種可能情境的假設,特別是當有人試圖恐嚇或脅迫台灣及其他自由社會時,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博明指出,訪團成員對於參與這次桌上推演的臺灣團隊感到印象深刻,大家的創意與應變能力讓他深具信心,相信台灣及台灣的盟友將有能力嚇阻或因應任何形式的威嚇與危機。

博明也以中文說,「自由的國家在威權國家的威脅下,是創新、善用資源,而且有韌性的;自由的國家也有可信賴的朋友」。

賴清德 美國 博明

延伸閱讀

美智庫來訪 賴總統盼深化台美戰略經貿關係

南韓尹錫悅不服獨檢組拘提 脫囚服躺地抗議挨批「如小孩耍賴」

質疑川普關稅權力 法官:竟給總統推翻國會政策權力

翁山蘇姬仍被囚 緬甸擬12月大選 軍方領袖代總統料固權

相關新聞

要吉了!不容顏擇雅指刪光潛艦預算 馬文君:這是很大的汙衊

作家顏擇雅在臉書上稱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對國防預算充滿敵意。馬文君公開表示,她將提告顏擇雅,刻意抹黑她,質疑她對國防的堅持,...

2026綠選誰戰新北且看民調? 賴清德「聖意」恐是關鍵

民進黨全代會日前通過2026縣市長提名條例,首度將「民調」文字化納入條例,新北市是民進黨艱困選區,向來都採徵召,有意角逐者蘇系蘇巧慧、正國會林右昌各自努力,但大罷免重挫綠營聲勢,讓本有意挾戰績爭取門票的兩人不得不重新調整步伐。綠營人士直言,民調是重要參考,但非唯一,如何整合地方派系也是重點,更要博得賴清德「聖意」才是關鍵。

罷免戰密碼/北北桃中抗罷成績解密 「這一都」最亮眼

第一波大罷免投票以「大失敗」告終。而在兩波總共31席被罷免的藍委名單中,藍營執政的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四都就占了23席;在第一波投票的24席,也占了19席。雖然罷免案全部都沒有過關,但從罷免投票數字看,四都抗擊罷免戰的戰果仍略有不同。其中桃園市堪稱最大贏家。

前英相強生 5日來台參加凱達格蘭論壇

外交部昨宣布,第九屆凱達格蘭論壇八月五日將在台北君悅酒店登場,今年主辦單位邀請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

藍白聯手表決通過決議 要政院補足地方補助款

行政院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六三六億,引發反彈,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建請立法院會做成決議,立即將一般性補助款足額撥付予地方...

關稅、風災雙夾擊 國民黨:民進黨還在忙造謠

國民黨今晚表示,風災、關稅當前,民進黨瘋罷免、忙造謠,沒有大惡罷,哪來反罷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