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關係回溫前過境…賴總統出訪時點尷尬 延後恐更難安排

美中第三輪經貿會談結束 川普:談判非常好 今年內「川習會」有譜

5縣市大雷雨狂轟…中南部慎防致災雨 吳德榮:下周三再轉盛夏

監察院公布政治獻金專戶賸餘 2024總統候選人餘額曝光

圖由左至右,分別為2024年時任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由左至右,分別為2024年時任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聯合報系資料照

監察院今公布2024年總統、副總統選舉第1次賸餘政治獻金資料,其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帳戶餘額為新台幣619萬餘元;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餘額為525萬餘元;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吳欣盈帳戶餘額為2800萬餘元最多。

監察院今天公開113年度擬參選人賸餘申報及各項更正申報之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共89件,民眾可從「政治獻金公開查閱平臺」查詢各擬參選人資料,時間範圍為2024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

從查閱平台發現,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的政治獻金合計新台幣5億1484萬4723元,首次申報收支相抵後餘額768萬8038元;剩餘的768萬8038元當中,支付當選後與公務有關費用160萬1519元,其中40萬元給會計師事務所的簽證服務、24萬1910元為做選民服務而給旅行社,算是較大筆的費用。兩人政治獻金專戶收支折抵加上利息收入後,目前餘額為619萬6121元。

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的政治獻金合計2億158萬7882元,首次申報收支相抵後餘額615萬8882元。剩餘的615萬8882元當中,支付當選後與公務有關費用30元,這是支付給銀行的匯款手續費;另外,也捐贈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100萬元。兩人政治獻金專戶收支折抵加上利息收入後,目前餘額為525萬636元。

民眾黨正副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吳欣盈的政治獻金合計4億697萬4802元,首次申報收支相抵後餘額6034萬2849元。其中參加公職人員選舉使用支出3237萬3944元;另也捐贈台灣民眾黨共71萬5519元;捐贈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200萬元,捐贈對象為財團法人台北市台灣眾望關懷基金會,支出合計3508萬9463元。兩人政治獻金專戶利息收入為18萬1742元,其他收入共256萬5729元;收支折抵加上收入後,目前餘額為2800萬857元。

依政治獻金法第23條規定,賸餘政治獻金可作為支付當選後與其公務有關的費用、捐贈其所屬政黨,以及捐贈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還有參加公職人員選舉使用等用途支用。申報之日起4年內未支用完畢時,則應辦理繳庫。

餘額 政治獻金

延伸閱讀

美拒賴過境?趙少康:賴清德不說實話 信任度直直落是剛好

林右昌請辭 趙少康:賴清德不要一意孤行 趕快停止823罷免

南台灣又泡水政府在哪?趙少康:死忠支持綠 「寵子」卻不肖

曹興誠不玩了...籲「放下823罷免」 趙少康酸始亂終棄:鈔票多就為所欲為?

相關新聞

英首度表態準備好為台而戰!學者拆解:對美表態捍衛印太決心 但別直接視為保護台

台灣剛結束罷免投票,英國《每日電訊報》於當地時間27日在官網刊登「英國準備為台灣而戰」(Britain "ready to fight" over Taiwan)」為題報導…

監察院公布政治獻金專戶賸餘 2024總統候選人餘額曝光

監察院今公布2024年總統、副總統選舉第1次賸餘政治獻金資料,其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帳戶餘額為新台幣619萬餘元...

大罷免失敗 會是賴政府從對抗走向合作的契機?

綠營推動大罷免以大失敗收場,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請辭負責,綠營基層出現檢討賴卓體制的聲音卻立刻被壓制,取而代之的是派系全力鞏固領導中心。其實,賴清德總統辭不辭黨主席是民進黨家務事,重要的是如何回應「更大民主」形成的民意,盡速將失速的執政列車導回正軌、設法弭平政治對立造成的裂痕,更是當務之急。

選宜蘭縣長? 林國漳駁參選傳言

大罷免後,2026年縣市長人選被討論,賴清德總統屬意宜蘭信賴台灣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選宜蘭縣長,但林卻說「一點都不想選」;...

藍主席改選擬10月18日投票 中常會今敲定

國民黨主席將改選,組發會預計今天將相關選舉辦法提報中常會討論。因應八月廿三日第二波罷免案,主席選舉登記擬待罷免投票後,於...

普發現金 傳卓揆不提覆議

首波大罷免失敗,普發現金一萬元被綠營認為是影響原因之一,面對八月廿三日將迎來第二波罷免投票,傳行政院長卓榮泰決定不針對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