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天空突炸巨大雷聲!5縣市發布豪雨特報 降雨恐持續到「這時間」

高雄「評價4.79星連鎖餐飲店」現老鼠舔食待烹生鴨 網笑:主廚親自監督

大罷免還沒完…南投2藍委迎戰823談下一步 他曝「驚人陸戰」

賴清德預計8月4日過境紐約 出席經文處酒會…美方料關切罷免失敗

賴清德總統即將啟程到中南美洲訪問友邦,並過境美國,正值大罷免失敗,可能也會受到美方關切。(中央社)
賴清德總統即將啟程到中南美洲訪問友邦,並過境美國,正值大罷免失敗,可能也會受到美方關切。(中央社)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預計8月出訪中南美洲三個友邦,據了解,4日過境紐約期間有機會與各國使節交流,由於正值台灣的大罷免失敗,預計過境美國期間,也會受到美方關切。

賴清德訪問團一行預計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及貝里斯三個台灣的邦交國,去程過境紐約,回程預計14日過境德州達拉斯。

消息人士透露,賴清德將於4日(周一)過境紐約期間,將出席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的酒會,活動將邀請多國友邦駐聯合國大使與代表出席,展現台灣在國際社會的交流能量與外交成果。

據了解,賴清德將在歡迎酒會上發表談話,對來賓表達感謝並分享台灣在國際合作與人權民主等領域的努力。此外,活動現場也安排台灣軟實力亮點節目,預計將包含文化演出、科技展示或創意產業展現,藉此深化與會各國對台灣文化與實力的認識。

依慣例,總統過境美國也都會與當地僑界舉辦僑宴,慰勞僑民;本次出訪,在紐約及達拉斯也可望安排僑宴,並接受海外僑民的歡迎。

由於賴清德才剛經過一場大罷免的民意檢視,以大失敗收場;此次過境美國,可能也會受到美方的關切。至於過境期間會晤的對象與層級,向來也是外界最關注的焦點。

目前美國對台灣實施的關稅,也尚未公布。美台雙方已進行過四輸的談判。

依照規畫,國事訪問團也將有台灣的企業界領袖隨行,賴清德可望在訪問行程中宣布投資或採購計畫,過境美國期間,可望宣布大規模採購波音新機。

僑界人士表示,若賴清德確定於紐約停留,僑團將全力支持與配合各項歡迎活動,藉此展現海外台僑對台灣的支持與凝聚力。由於賴清德此行為他就任總統以來首度過境美國本土,其在美國期間的公開活動備受國際關注。

過境美國 賴清德 罷免 紐約

延伸閱讀

外媒:民進黨「抗中保台」被否定 選民傾向權力平衡

賴清德稱非某方失敗 羅智強轟:最大政績大惡罷 「你的人民正受苦」

數據顯示傅崐萁得票率上漲!大批花蓮人返鄉對賴清德投「不同意」

遭曹興誠控中共地下黨員…徐巧芯不撤告 送曹董這句話

相關新聞

賴總統過境...傳美將關切罷免失敗?府澄清:報導訊息不確實

媒體報導指「總統賴清德預計8月4日過境紐約出席經文處酒會,美方料關切罷免失敗」,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表示,相關報導訊息...

網傳「台南市民更重要、陳亭妃加油」布條 陳亭妃喊要求拆除

近日網路流傳1張照片為民宅屋外掛著「民進黨重要,台南市民更重要」字樣布條,且冠名「陳亭妃,加油」,引發綠營支持者議論,立...

人民的冷靜制止了民進黨 沉默選票發出巨大聲音

人民的冷靜,讓謊言與偏見失去了狂妄叫囂的力量。 這場勞民傷財的罷免立委政治鬧劇,24位遭到提案罷免的立委,根據他們自己的政治良知,行使立委職權,卻遭惡意曲解與抹黑,他們唯一罪名,就是他們都是國民黨籍。人民用自己的選票,阻止了一場可能血流成河的仇恨清算政治,未來還有一場罷免投票,必須繼續堅持理性,擊退激進勢力破壞社會的穩定。

賴清德預計8月4日過境紐約 出席經文處酒會…美方料關切罷免失敗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預計8月出訪中南美洲三個友邦,據了解,4日過境紐約期間有機會與各國使節交流,由於正值台灣的大罷免失敗,...

藍營布局2026 新北為重中之重 學者籲提最強棒應對硬仗

國民黨在726罷免案罷免案全數守住,展現基層動員實力,儘管短期士氣回升,但學者提醒,真正硬仗仍是2026地方選舉,尤其新...

學者解讀大罷免失敗 民進黨操作過頭激發反罷選民投票

大罷免失敗,罷團滑鐵盧,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解讀,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司法案件,激發年輕「小草」的投票意願,成為反罷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指出,多數民意其實並不贊成罷免,但「沉默螺旋」的大眾必須逐漸感受到「不是只有我不喜歡青鳥」的多數氛圍,才會轉化為主流力量出來投票。 不過,劉嘉薇認為,縱然大罷免大失敗,賴總統仍然不會讓步、不會放棄權力,仍會以少數總統的身分,繼續與在野黨對抗,維持目前朝小野大的僵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