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采緹「手臂植入避孕器」遭質疑 霸氣回應:自己掌控為什麼不要

侯友宜世壯運賽首秀無緣晉級 奧運國手幫特訓:表現比訓練時好

中橫公路驚險翻車!72歲駕駛衝對向撞山壁 3人受傷送醫

獨/王金平愛將陸淑美宣布引退 外型亮麗女兒正式接棒

高市議員陸淑美宣布交棒,女兒黃韻涵曾參選立委,近日已經在岡山、燕巢等地張掛競選看板。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市議員陸淑美宣布交棒,女兒黃韻涵曾參選立委,近日已經在岡山、燕巢等地張掛競選看板。記者徐白櫻/攝影

高雄市議員陸淑美23歲踏入政壇,明年將滿40年,歷經鎮代會、高雄縣市合併等重要歷程,為替國民黨注入新血,陸淑美今天宣布「美力接棒」,女兒黃韻涵將參選下屆議員,她要改當政治志工,退居幕後繼續服務選民。

陸淑美是高雄市第3選區(岡山、橋頭、燕巢、梓官、彌陀、永安)市議員,也是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的愛將,國民黨重大場合從未缺席。陸淑美歷任高雄縣議員、高縣議會副議長、高市議員、高市議會副議長及代理議長等要職,近日岡山、燕巢等地多處路口卻張掛她女兒黃韻涵的競選看板,地方盛傳交棒時刻到來。

八連霸議員陸淑美親口證實,感謝鄉親一路力挺,選擇交棒是要給年輕人機會,畢竟她已經從政40年,是時候該從台上走下來,把棒子交給年輕人。政治是她的終身志業,以後退而不休,轉任黃韻涵志工。

外界好奇為何交棒女兒?陸淑美回應,主要基於兩個考量,一是有能力,二是能勝選,要為國民黨在高雄市議員第三區保住這一席市議員。

「黃韻涵跑基層比她還勤快!」陸淑美笑說,女兒學經歷豐富,對政治事務嫻熟,當年國民黨在綠油油的北高雄找不到人參選立委,黃韻涵義無反顧勇於承擔,多年來潛心學習、深耕地方,絕對有能力勝任市議員。

陸淑美的第二個考量是要能夠贏。陸淑美分析,第3選區有5席議員,國民黨2席、民進黨2席,必須推出有能力勝選的接棒者才能放心退休,所幸深耕基層多年的黃韻涵願意接受挑戰。

黃韻涵今年41歲,畢業於美國德州休士頓大學、義守大學管理碩士,曾任國民黨高市黨部副主委、文傳會副主委、高雄青工總會長、大崗山國際青年商會2022年會長,熟悉全國與地方事務。

除黃韻涵外,下屆高市議員選舉,第2選區(茄萣、湖內、路竹、阿蓮、田寮)民進黨議員陳明澤也已宣布交棒擁有台美雙會計師執照的女兒陳琳潔參選。現任議員李亞築接棒父親李長生、議員黃秋媖也是接續母親翁瑞珠問政,北高雄原縣區政二代陸續進入政壇闖蕩。

高市議員陸淑美宣布交棒女兒黃韻涵參選下屆高雄市議員。圖/陸淑美提供
高市議員陸淑美宣布交棒女兒黃韻涵參選下屆高雄市議員。圖/陸淑美提供

陸淑美

延伸閱讀

總預算遭刪!高雄一般性補助款少52億 立委賴瑞隆:高雄人絕不接受

新北藍批政院刪一般性補助 綠嗆:刪除國家預算是藍白

高雄一般補助減少近52億 藍綠陣營隔空互槓

綠議員脫口「賴清德和罷團開會」 民進黨:沒這回事

相關新聞

賴總統:讓台灣參與WHO 絕對可對國際醫療公衛做更多貢獻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今天登場,賴清德總統致詞時表示,未來政府將從營造社會氛圍、建構支持性環境、提升人民自主...

「外交事務」期刊:美應批評台領袖暗示台獨言行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20日刊文指出,美國的台海戰略大抵圍繞嚇阻中國攻擊台灣,但嚇阻成功的關...

三峽車禍不該只怪高齡 檢討4面向「加嚴擾民」救道安

日前新北市三峽發生3死12傷的嚴重車禍,再度引發國人對於行車安全的高度關注,第一時間把矛頭指向高齡駕駛,連交通部宣布的改善道安三大措施,也是瞄準高齡駕駛,不能說交通部畫錯重點,但這種應付風向的倉促檢討,實在太輕忽道安問題。三峽這件重大車禍的發生,必須從四個面向來檢討,缺一不可;日本經歷兩次交通戰爭才大幅減少車禍死亡數,台灣現在也需要一場交通戰爭。

張亞中再戰國民黨主席:黨籍總統參選人確認即交黨權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他批評今日領導階層已失去建黨初衷,現在存在兩岸論述及身分認同錯亂、...

不能輸林俊憲 陳亭妃再拋:老農津貼檢討每四年縮成每年

近年物價、房價大幅成長,許多老農因土地增值,遭老農津貼的排富排款「排除」,不符合領取資格。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再拋出修正「老...

府城內戰大搶農民票 謝龍介:綠營已殺得刀刀見骨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林俊憲今開記者會呼籲調整老農津貼排富條款,由於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近日才剛提,也被視為台南市長初選已殺紅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