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設計師頭蓋外套飛機上偷抽電子煙 空姐一掀開飄煙霧

MLB/一到搖頭娃娃日就開轟 大谷翔平笑:只是巧合

卡達贈機當「空軍一號」?專家警告無法防飛彈、恐須戰機護航

林沛祥批拆樑罷沛政治操作 拆樑:公民聲音非藍綠對決

林沛祥(圖)指這場罷免是政治操作,從罷免市長謝國樑到他的罷免案,背後都有民進黨地方組織與所謂「公民團體」合作的影子。本報資料照片
林沛祥(圖)指這場罷免是政治操作,從罷免市長謝國樑到他的罷免案,背後都有民進黨地方組織與所謂「公民團體」合作的影子。本報資料照片

「基隆絕沛」發動罷免國民黨立委林沛祥連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林沛祥指這場罷免是政治操作,從罷免市長謝國樑到他的罷免案,背後都有民進黨地方組織與所謂「公民團體」合作的影子,戴璟安、李晏蓉等人,從去年拆樑到現在的絕沛都沒離開過舞台。戴璟安回應,林沛祥把公民的聲音操作成藍綠對決,並用同樣的方式企圖愚弄大眾。

針對近日罷免林沛祥團體不斷批評林的「社會邊緣人」說法,兼任黨部主委的林沛祥昨澄清,針對「社會邊緣人」的爭議,他在節目中的原意,是針對部分罷免行動中的極端言行而發。我尊重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也從不逃避被檢視,但當有心人刻意剪輯、斷章取義,轉為仇恨與霸凌,屬實令人感到遺憾。

林沛祥並說,他在議場外受訪,原意是說「能夠進入國會殿堂的立委,無論藍綠白,都是全台灣前1%的優秀人才」,這是對所有民意代表的肯定,結果卻被刻意曲解成我自誇是「Top 1%」。他批有人為了推動罷免,不惜扭曲事實,製造對立,這樣的操作,只會讓人對台灣民主政治更失望。

林沛祥表示,不論是去年罷免謝國樑市長的行動,還是現在針對他的罷免案,背後都有民進黨地方組織與所謂「公民團體」合作的影子。戴璟安、李晏蓉等人,從去年的拆樑行動再到今年的絕沛,從沒離開過舞台。他預期會進入三階段,也早已做好準備,但仍期盼,政治不該淪為反覆動員仇恨的工具。

林沛祥說,他不會因為政治抹黑而停下腳步,會在國會替基隆市民爭取更多的建設與資源,不辜負選民投下的每一張選票,會盡全力守護基隆這座城市。

針對林沛祥說法,罷免謝國樑領銜人戴璟安昨晚回應,可以看到國民黨再一次展現井底之蛙般的見識,國民黨基隆市黨部連續兩年經歷基隆市民對於國民黨籍地方公職投下的不信任票,不但不深刻檢討過往作為、不瞭解公民的憤怒,反而把公民的聲音操作成藍綠對決,並用同樣的方式企圖愚弄大眾。

戴璟安說,國民黨作為一個企圖發動報復式罷免的政黨,不僅使用偽造的提議書發動罷免,還透過前民政處長張淵祥盜用基隆人民的個資,但現在的基隆人民始終還得不到基隆市長或國民黨基隆黨部一句道歉,呼籲國民黨放下自認為是Top 1%的自尊,真真實實地向基隆市民道歉。

戴璟安奉勸國民黨,如果再一直持續傷害基隆民主、企圖欺世盜名欺瞞基隆人民,相信往後會有更多位「戴璟安、李晏蓉」、更多的山海公民站上街頭第一線。

戴璟安(圖)回應,林沛祥把公民的聲音操作成藍綠對決,並用同樣的方式企圖愚弄大眾。本報資料照片
戴璟安(圖)回應,林沛祥把公民的聲音操作成藍綠對決,並用同樣的方式企圖愚弄大眾。本報資料照片

林沛祥 罷免

延伸閱讀

藍倡立院延會到7/31 林沛祥闡述主因:要因應中美貿易戰

回擊民進黨扣「邊緣人說」 林沛祥:斷章取義令人遺憾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批低等爬蟲類思維 林沛祥反擊:遺憾、德不配位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諷「爬蟲類」思維 林沛祥:德不配位

相關新聞

新聞幕後╱賴清德自斷與黃仁勳同台良機 北市今年2月就邀總統

北市府今宣布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任世壯運聖火手,定調不出席的賴清德總統「自斷」與黃同框契機。

幕後/黃仁勳持聖火 輝達總部情定北市 蔣萬安靠12字訣

雙北主辦世壯運高潮跌起,明在台北大巨蛋開幕,賴清德總統不來、綠營市議員唱衰,台北市長蔣萬安在開幕前夕「掀牌」,全球AI龍...

總預算、財劃法政院也提釋憲 卓榮泰:可能可以的途徑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將屆滿一年,今以5大行動、20項進行式向國人說明這一年做的事,卓受訪時針對民進黨團提釋憲、行政院是否跟...

批綠財劃法釋憲耍無賴 朱立倫:賴清德喊得比我還大聲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認為財劃法、總預算案違憲,昨至憲法法庭遞狀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批民進黨野蠻、耍無賴,...

就職將滿周年 卓揆勉內閣當港口引水人 呼籲朝野合作

行政院長卓榮泰內閣就職將滿周年,他今天在行政院與媒體茶敘,揭示5大行動20項進行式,並公布「1+7」的重點工作。他期許內...

農民反美農產品零關稅 卓揆稱機動調整:從零談起是態度

針對美國關稅談判,傳出賴政府擬將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降為零,作為緩解美方高關稅交換條件,引發農民不滿。行政院長卓榮泰說,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